疾控新闻
关于六安市疾控中心冷库验证校验询
关于六安市疾控中心冷库验证校准询
六安市疾控中心结核病防治试剂采购
六安市疾控中心丙肝病毒核酸载量试
六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HIV唾液
六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PCR扩增
饮用水卫生监测项目离子色谱仪采购
六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监测
六安市疾控中心2024-2025
六安市疾控中心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疾控新闻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六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疾控新闻 > 疾控综合
半数人会受心病困扰
信息来源自: 生命时报
发布时间:2023/9/1
阅读次数:4297

青春期易躁动    更年期情绪差    老年期打击多

受访专家: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身医学科主任  袁勇贵,本报记者  高  阳

“75岁前,每两个人中就可能有一人会患上精神障碍!”这是多国科学家分析了29个国家15万余名受访者数据得出的结论。受年龄、性别等因素影响,精神障碍的发病呈阶段性、反复性、难治性。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身医学科主任袁勇贵呼吁,精神障碍亟需同其他慢性病一样,引起全人群重视,提早干预,正确对待,竭力减少患病率。

首次发病高峰在青少年期

刊载在《柳叶刀-精神病学》杂志上的这项全球性研究,是世界卫生组织心理健康调查倡议中规模最大的面对面访谈调查,由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和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共同完成。两所研究机构的科学家及其他27个国家的专家,分析了2001年至2022年29个国家156331名受访者的数据,包括12个中低收入国家,以及17个高收入国家,女性受访者占比54.6%,男性占比45.4%。

研究结果显示,精神障碍的患病率相当高,到75岁时,约有一半人口至少患有一种精神障碍疾病,男性患病风险为46.4%,女性为53.1%;严重抑郁或焦虑等情绪障碍最常见;终生患病率,即在评估时有精神障碍疾病史的调查对象比例,男性为28.6%,女性为29.8%。

对此,袁勇贵表示,从全球范围来看,精神障碍患病率的确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不过上述研究结论中的患病率相对偏高。2019年,我国首次全国性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成人任何一种精神障碍(不含老年痴呆症)的终生患病率为16.57%。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精神障碍情况处于中等流行强度。此次全球性研究结果为了解不同人群的精神障碍发作频率和时间提供了数据支持,也为改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引导。

研究还显示,某些精神障碍在不同性别间存在风险差异。女性终身患病率最高的三种精神障碍是重度抑郁症、特定恐惧症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男性最常见的三种则是滥用酒精、重度抑郁症和特定恐惧症。研究强调,常见的精神障碍,如重度抑郁症、广泛性焦虑障碍、特定恐惧症和药物使用障碍,通常在儿童期和成年早期首次发病,首次发病高峰年龄约为15岁,其中男性发病中位年龄为19岁,女性为20岁。

“青少年是精神障碍的高发群体,全球10%~20%的儿童青少年都存在精神心理问题。”袁勇贵表示,20岁前后是人们从青少年期向成年期过渡的阶段,心理成熟度低,三观尚未完全建立,社会环境、亲子关系、教养类型(包括权威型、专断型、放纵型、忽视型)、校园暴力、同辈因素、不良生活事件等,都是影响他们精神心理健康的因素。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布的《2021年世界儿童状况》显示,10~19岁青少年中,超过13%患有精神障碍。从性别来看,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由于性格和激素差异,女性偏于内在的恐惧敏感,男性则倾向吸烟、酗酒、药物依赖等外在的物质滥用。

病因系多种危险因素叠加

《2022年世界精神卫生报告》指出,2019年全球大约10亿人患有精神疾病;在新冠疫情暴发的2020年,全球抑郁症和焦虑症患者暴增25%,每8个人就有1人患有精神疾病。在我国,精神障碍中患病率最高的为焦虑障碍,其余依次为心境障碍、酒精药物使用障碍、精神分裂症。

袁勇贵表示,精神疾病患病基数大,再加上呈现年轻化趋势,患病初期不易觉察,多数得不到及时干预,导致患者长时间遭受精神疾病折磨。《柳叶刀》刊登的一项研究显示,中国大约1.73亿人有精神疾病,包括焦虑症、抑郁症和强迫症等,其中约1.58亿患者从未接受过专业治疗,大众对精神卫生与精神疾病知识仍所知甚少。在高收入国家,近一半抑郁症患者没有得到诊断或治疗,在中低收入国家,这一比例高达80%~90%。

袁勇贵表示,人在不同时期可能出现多次“精神危机”,多种危险因素叠加,导致病情反复、难以彻底治愈。例如,在幼儿期,有的孩子可能患上自闭症、多动症等;青春期正是身心发育加速期,可能患上抑郁症、焦虑症、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症等;女性产后、更年期内分泌水平变化剧烈,容易出现产后抑郁、更年期抑郁;老年期可能面临重大病变、丧偶、退休等,是精神疾病高峰期,可能出现抑郁症,甚至共患多种精神障碍。

“精神心理疾病往往以复杂形式出现,病因非单一因素可以解释。”袁勇贵表示,任何人都可能受精神疾病困扰,无论性别、年龄或社会阶层如何。以抑郁症为例,除了常见的遗传因素,还可能与突发压力事件有关。比如,人们失去对自己重要的人或物时,就可能变得郁郁寡欢,一蹶不振。一些炎症也会诱发精神疾病,幼年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期,如果脑部发生炎症,免疫细胞在炎症消退后仍会持续受到影响,进而增加成年期精神疾病患病风险。最易被忽视的是,饮食也会影响精神健康,比如长期蛋白质摄入不足时,大脑中的大部分神经递质将无法正常发挥作用,导致疲惫、倦怠、昏昏沉沉等。

三种表现警惕精神障碍

精神疾病同多数慢性病一样,病程长、难根治,对患者、照料者、整个家庭和社会均造成严重的健康和经济负担。袁勇贵表示,国家应加强心理健康服务,重点关注年轻人,合理调整公共卫生干预措施及资源分配,确保为高危人群提供适当和及时的支持。

袁勇贵呼吁,国家应加大财政投入,大力培养精神专科人才。目前,全国平均每10万人仅拥有2个精神专科医生,远不及欧美发达国家水平。应建立完善的精神疾病医疗保障体系,将心理治疗纳入医保,加强社区康复保障,提高患者就医可及性。精神专科医生需提高精神疾病诊治水平,非精神专科医生应提高识别能力,以便将患者适时转诊到精神科接受治疗。公众要消除对精神病人和精神专科医生的偏见,不要歧视精神障碍患者,而应帮助他们更好地回归社会。

早期识别精神障碍很重要。袁勇贵提醒,要注意关心自己和身边人,如果出现以下3种表现应予以重视:1.性格改变。原本活泼开朗的人,现在变得冷淡、孤僻,不爱与他人交流,对任何事物都失去原有的激情。2.睡眠异常。多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浅、早醒或过度昏睡等。3.精神状态异常。多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易疲劳、焦虑、头痛,沟通、社交等欲望降低,或突然出现幼稚、怪异、麻木行为。面对此类家人和朋友,要多倾听和陪伴,若其长期深陷不良情绪,且无法缓解,应带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帮助,或到正规医院精神科就诊。已有精神心理疾病的患者,要坚持遵医嘱服药,按时复查。

学会调节情绪是每个人一生的功课。袁勇贵强调,预防精神心理疾病,要学会转移不良情绪,心情不好时可以出去散步、旅游,以转移注意力;或做感兴趣的事,比如爱看书的人多买几本书看,喜欢唱歌跳舞的人可以参加业余合唱团、舞团,心情就容易变得愉悦;还可以通过向他人倾诉心中苦闷,或打篮球、踢足球、打乒乓球等体育运动,宣泄不良情绪、释放压力。





 相关新闻

 防卒中有个“风险黑名单”  2024/11/11
 中国区域特异性膳食模式出炉!中山大学研究  2024/10/25
 Cell子刊:母乳微生物群或影响婴儿的长期健康状况,与哮喘和过敏有关  2024/10/22
 研究发现:抗衰延寿这种营养要吃够!天然食物优于补充剂  2024/9/23
 喝碱性水有助生儿子?盘点碱性水的是是非非  2024/9/19
 枸杞加工黑幕曝光!我们还能放心吃吗?  2024/9/14
 提前三十年预测女性心脏病!专家解读3个重要指标  2024/9/11
 亚洲心血管病增得太快  2024/9/5
 暑假过后怎样收心?5件事让“戒断”更丝滑  2024/9/2
 肥胖让人老得快  2024/8/23

CopyRight © 六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地址:六安市皋城中路 邮编:237000
E-mail:lacdc@foxmail.com
总计访问人次:
4563247
在线人数: 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