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是我市全面实现血防“十二五”规划目标攻坚的一年,扎实做好今年的急性血吸虫病防控工作,对确保如期实现规划目标,切实保障血防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入汛以来,我市坚持“一村一策、一环境一策”,针对各村疫情特点,实行精准打击、重点突破。坚持“人、畜、螺”三同步,即血防、畜牧两部门联动,实行人畜查治、钉螺查灭工作三同步,积极抓好急感防控工作。
一是加大查灭螺工作力度。各地认真落实查灭螺工作方案,扎实开展“大查大灭”活动。对查出的螺点及易感地带及时进行药物灭螺。市疾控中心于春季血防督查时对宣州区、泾县重点环境开展灭螺效果考核。目前,全市完成查螺44049178平方米,药物灭螺5573668平方米,实际灭螺4281473平方米。未查出阳性螺环境,灭螺后钉螺死亡率均达到了80%以上。
二是加大人畜查治病工作力度。我市高度重视流动人群,特别是渔船民、建设工地流动人员和重点流行村村民急性血吸虫病防控工作,认真组织血防专业机构深入宁绩高速等建设开展流动人员血吸虫病查治和健康教育工作。今年以来,全市血检查病62781人次,粪检查病276人次,对粪检阳性者及时规范治疗,扩大化疗5626人次,晚期病人救治523人次。畜牧部门家畜查病3076头(只),治疗112头(包括扩大化疗)。
三是加大健康教育工作力度。各地利用多种途径广泛宣传血吸虫病预防控制知识,教育流行区群众尽量避免接触疫水,告诫中小学生不要到江河中游泳玩水,同时开展防护技能宣传。泾县在205国道昌桥段路边醒目位置树立巨幅血防公益广告牌,进一步扩大血防知识知晓率,在血吸虫重点流行地带制作固定警示标牌、落实封洲禁牧。全市培训乡村医生20班次,培训238人次。血防三类村居民血防知识知晓率达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