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 陆 浩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许 静
本报记者 牛雨蕾
不少人都有这样的感受,跟亲人朋友在一起时身心愉悦,更容易忘却压力,甚至觉得浑身筋骨、血液循环都更加舒畅。近日,《英国医学杂志》子刊《流行病学与社区健康杂志》发表新研究,为这样的感受提供了证据——与亲人朋友保持密切关系的确有助健康,心血管疾病风险能降三成。
亲友联系多,心脏风险小
新研究由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领导,共纳入9936名70岁以上最初健康、居住在社区的澳大利亚人,平均随访6年,希望从25个社会因素中找出心血管疾病的关键预测因素。结果发现,与亲友关系的密切程度和心血管疾病风险相关。具体来说,已婚或有固定伴侣的男性,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比独身者低24%;经常打牌或下棋、身边有3~8名可求助能依靠的亲戚、有3~8名可讨论私人问题的知心好友,能让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分别降低18%、24%、30%。对于女性而言,结婚或有伴侣能降低33%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与亲人或朋友一起生活、拥有3名及以上可讨论私人问题的朋友,可将风险分别降低29%、26%。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陆浩接受《生命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家庭关系、社会关系等对健康的影响,尤其是心血管健康。临床中就发现,不少患者因亲友或社会关系差,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诱发胸闷、胸痛,但检查后发现并不存在器质性问题;也有人因患有心血管疾病,心理压力长期得不到疏解,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
从生理角度来看,亲友关系对心血管的影响主要与情绪导致的激素变化有关。陆浩表示,具有不良家庭和社会关系的人,更可能长期承受巨大压力,体内微环境会不断变化,导致肠道菌群和内分泌紊乱,增加血管硬度,诱发炎症,最终发生心血管事件。另外,这类人更容易情绪起伏,导致心脏发生应激反应,即“心碎综合征”。发病时,患者肾上腺素过度分泌,心脏压力增大,出现胸痛、胸闷等表现,严重的还会发生心律失常、心脏骤停,甚至危及生命。
心血管疾病还与生活方式、环境等密切相关。社会关系可通过情感陪伴、健康信息获取、经济支持等间接影响血管健康。经济状况好、社会关系佳、社交层次高的人,血管健康程度往往更高。
社会支持给血管“减压”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许静表示,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有学者开始研究社会关系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还发展出了“社会支持疗法”,包括情感支持、陪伴支持、信息支持、经济支持,每一类都能从特殊角度帮助机体保持健康。
情感支持增强自我效能。家人、亲友之间的关心和爱护,能让个体感受到被关爱、被信任、被接纳,从而形成更成熟、稳定的人格,更相信自己能通过恰当的行动去达成目标。正在制定运动或饮食计划的人,如果有亲友的支持和陪伴,有助增强其行动力,以及坚持健康生活方式的持续性。在医疗情景中,当患者感受到被关心、支持、鼓励时,会更坚定战胜病魔的信念,有助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身体炎症反应,增强服药依从性。
陪伴支持提供长久约束力。陆浩表示,独居、喜欢独处的人容易忽视自身健康,更可能保持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熬夜、饥一顿饱一顿、爱吃“重口味”食物、长时间刷手机或看电视,这些行为都会诱发心血管疾病。如果亲友间经常走动,互相关心,则有助及早发现疾病隐患,督促就医,并监督对方遵照医嘱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和规律服药习惯。陆浩表示:“门诊中就经常会遇到伴侣、家人比患者本人还了解病情的,这样的患者往往有人监督,治疗依从性更强。”
信息支持获得健康指导。许静表示,目前我国约有3.3亿心血管疾病患者,发病率高,但知晓率和治疗率较低。个人作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要主动学习健康知识,了解心血管疾病的信号,比如胸闷、胸痛、心悸、血压波动等;出现紧急情况时,知道如何拨打急救电话、等待救援,以降低危险性。另外,人际传播在健康知识传播中的作用非常大,相较于其他传播方式有更高的信任度,也更容易通过“情感纽带”促进对方执行。如果家庭中有一名“健康指导员”,整个家庭的健康素养都会大幅提升,有助长期保持心血管及整体健康水平。
经济支持缓解看病压力。“虽然目前我国医保体系逐渐完善,看不起病的情况有所好转,但医疗费用仍是许多患者的一块心病。”陆浩表示,2021年发布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缺血性心脏病次均住院费用约为14060元,脑梗塞9811元,脑出血19843元,高血压6514元,肺栓塞17169元,心律失常16028元,心力衰竭9369元。许静指出,这种经济压力不局限于心血管疾病患者,糖尿病、癌症等同样如此。美国研究人员发现,治疗过程中,患者不仅要面临疾病不确定性的压力,还要面对形象变化、躯体行动障碍、能否被亲友接受等压力。如果亲友能提供情感、费用等方面支持,患者心理压力会更小,治疗依从性更强,疾病复发率更低。
再忙也不能忽视家庭关系
由于经济飞速发展,人们自主意识提升,固有的家庭模式被打破,独居者增多,亲友走动也从“面对面”转为了“线上”。但人是社会性动物,独来独往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些困难和挑战。比如突发心脏病,不能得到及时救助,会有生命危险;长期无人陪伴,容易感到孤独、寂寞,负面情绪得不到疏解,心脏及全身健康状况都会受到连累。专家们提醒,要积极改善“不合群”的状态,以获得更多物质和情感支持,为健康提供扎实的保障。
首先,个人要主动融入群体。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约翰·卡乔波在《孤独》一书中指出,是否独居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们是否感觉寂寞。大家可以享受个人时光,但不能与世隔绝,要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可以交流,与左邻右舍多打交道,多参与户外活动,如旅行、爬山等。老年人可以多参与社区活动,打打牌、下下棋等。
其次,意识到亲友的重要性。许静表示,家人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构成了最亲密的“初级群体”,是社会支持的重要来源。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认为,传统中国社会人与人通过血缘联系,密密麻麻的关系网能串联起一个大家族,共同抵抗风险,为个体提供社会支持。现代家庭单位则逐渐缩小,但并不意味着家庭关系不重要,亲人间互相提供的情感支持、陪伴支持等是任何关系都不能代替的。子女应经常看望、问候家人,即使工作忙、压力大,也至少时常打个电话问候一下。
最后,打造互动型社区。目前,我国不少社区内建立了公共食堂、健身区等,有助社区内人群社交活动,各地应根据需求,多兴建这样的社区。在此基础上,提供社区服务、志愿者服务等,当个人遇到困难时可以及时寻求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