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就在日前,一个名为“关注疫苗安全”的微信公众号作者谎称自己是疫苗接种工作者,呼吁家长“为了孩子的健康,请远离疫苗”,实际上却是以此话题吸引眼球以达到卖药的目的。很快,该公众号便引起“众怒”,许多专业医生纷纷发文驳斥其错误观点。而在现实生活中,比该公众号文章更让人心惊的是那些被“洗脑”的家长们,关于疫苗,有太多的误区认识需要纠正。为此,在“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来临之际,大连市疾控中心的专家们来到高新区凌水街道蓝海社区举办了一次讲座,现场为关注疫苗安全的市民进行解答。
适龄儿童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有12种
据大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所韩一楠介绍,目前,供适龄儿童接种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有12种: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灭活疫苗、脊灰减毒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风疫苗、麻腮风疫苗、乙脑减毒疫苗、A群流脑多糖疫苗、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可预防乙肝、结核、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风疹、腮腺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甲肝共12种疾病。专家强调,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最安全有效的手段。
拒绝接种疫苗是对孩子的伤害
孩子出生3~6个月后,从妈妈身体里得到的免疫力会慢慢消失,而自身的免疫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善。此时孩子的免疫力低下,特别容易受到各种传染病的侵袭,而一旦染病,将会严重影响生长发育,甚至还会威胁生命,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不幸和伤害。预防接种就是将预防用生物制品接种到人体内,使人体产生对传染病的抵抗力,以达到预防相应传染病的目的。通过预防接种还可以帮助孩子“制造”出免疫力,预防传染病的侵袭。
韩一楠说,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反复得小病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但前提必须是小病。目前,12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针对的传染病都不是小病,有的严重的可引起死亡和残疾。况且有些小病随着病情的发展有可能变成大病,有些疾病是可控的,有些疾病是不可控的,所以接种疫苗仍然是预防传染病最直接、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但是,最近发现好多家长提出要拒绝接种疫苗了。专家指出,孩子因为没有接种疫苗会造成疾病感染的风险,出于某些不负责任的媒体报道所谓的“问题疫苗”的恐惧而拒绝接种疫苗,是对孩子极其不负责任的做法。因此,国家免疫规划的第一类疫苗一定要按时接种。
自费疫苗打不打不是钱的事
专家指出,二类疫苗一般俗称为“自费疫苗”。家长也可以根据个人实际情况,自愿选择接种非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但是这类疫苗为自费疫苗,如水痘疫苗、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韩一楠说,由于我国的经济实力有限,并不能把所有的疫苗均纳入国家免疫规划,比如水痘高发于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所以给孩子接种水痘这样的自费疫苗是非常有必要的。
另外,家长们也可以选择替代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二类疫苗为孩子接种,如甲肝灭活疫苗、五联疫苗等。比如:儿童五联疫苗可以同时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脊髓灰质炎以及b型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疾病。如果单个疫苗接种,每种都需要接种4剂,孩子需要被扎12次,而如果使用五联疫苗,总共只需要接种4剂就可同时预防这5种疾病。所以,自费疫苗打不打,真不是钱的事。
绝大多数人接种疫苗都是安全的
目前,仍有部分家长在对待疫苗接种的问题上存在着误区,担心疫苗的“副作用”,不良反应就是他们最大的心结。专家指出,对绝大多数人而言,接种疫苗是安全的。但疫苗同其他生物制品一样,对于机体而言是一种外源性物质,接种后极少数的受种者会有不良反应的发生,如发热、乏力、局部红肿、疼痛、硬结等,这是正常现象,绝大多数可自愈或仅需一般处理。还有就是“偶合症”存在,也就是说受种者在接种疫苗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发病前期,或处在某种疾病的潜伏期内,在接种后碰巧发病,这与疫苗本身无关,但却容易与接种疫苗后的不良反应相混淆。因此,受种者或儿童监护人应从科学的视角看待疫苗,全社会也应该理性、客观地对待预防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