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新闻
关于艾滋病性病宣传视频询价结果公
六安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及新冠变异
关于艾滋病性病宣传视频询价采购公
关于地方病防治试剂采购项目评审结
关于食品风险监测试剂采购项目评审
关于地方病防治试剂采购项目的询价
关于食品风险监测试剂采购项目的询
六安市疾控中心2025年度试剂耗
HIV核酸检测试剂盒采购单一来源
2025年度冷库维护校验项目评审
疾控新闻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六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疾控新闻 > 疾控综合
疫区一线医护人员:如何驱赶逼近的心理危机
信息来源自: 好医生医械世界
发布时间:2020/2/8
阅读次数:6038

128日,武汉胸科医院ICU主任胡明在采访时接到电话,得知同行好友连日救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患者,确诊感染病危,胡明医生顿时泣不成声……

看到疫区一线医护人员崩溃大哭的视频、采访到一半突然哽咽的医生……我们揪心、心疼、感动,医护人员常把工作放在首位,应激反应会更隐蔽,情绪也更难被觉察。只是,当所有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时,理性就再也压抑不住情绪的崩溃。

因为医务人员不是神仙,没有金刚不坏之身,他们也都是父母的儿女、孩子的爸妈、家里的支柱、朋友的知己。抗击疫情,他们大勇逆行、使命前进,但也拥有自己的局限。生理安全防护可以通过多层防护服、护目镜,但高强度的压力与突然改变的环境对人心理的影响难以估量,尤其是抵抗疫情前线的医护人员。

面对依旧充分很多未知的新型冠状病毒和死亡威胁,以及数量仍旧不断攀升的病人,抵抗疫情前线的医护人员工作要求高、任务大、劳累紧张、睡眠缺乏、自由度小、需要合作程度高、责任重、医疗救援物资匮乏、缺乏足够的指导……躯体、精神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刺激,使其心理负荷加重、情绪压抑、身心疲惫,往往容易出现各式各样的心理、生理问题。同时,病人离世、医护人员被感染、缺乏与人的交流等,也都会对医护人员生理和心理带来压力。比如,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替代性创伤(VT)等等。

心理1.jpg

什么是PTSDVT

PTSD,是指个体经历、目睹或遭遇到异常强烈的情绪刺激后(如体验死亡威胁、目睹他人死亡、躯体受伤害等)延迟出现并持续存在的一类精神疾病。

PTSD主要表现为:

◎ 高度警觉、强烈恐惧,处于高度敏感的状态,心情容易受到激惹,对相关事件或信息产生过度反应(例如可能产生过分的惊吓反应);

◎ 出现记忆闪回,救灾时的经历一次次闪现脑海,无法回避;

◎ 出现分离体验,遗忘过去发生的种种,冷漠地回应他人,以此回避创伤。

VT,是指在目击大量残忍、破坏性场景之后,损害程度超过其中部分人群的心理和情绪的耐受极限,间接导致的各种心理异常现象。

VT主要表现为

◎ 厌食,易疲劳,体能下降,睡眠障碍(难以入睡、易惊醒),做噩梦,易激惹或易发怒、容易受惊吓,注意力不集中;

◎ 自己所经历的一切感到麻木、恐惧、绝望,并伴有创伤反应与人际冲突。

这些异常现象,通常都是出于对生还者及其创伤的同情和共情,而使自己出现严重的身心困扰,甚至精神崩溃。

VTPTSD相比,前者是得知他人创伤经历后发生的,后者是直接遭受创伤引起的。有调查研究显示,SARS期间一线医务人员PTSD症状检出率为25.8%

心理2.jpg

医护人员如何调节自我心理、调适压力?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发展,恐慌心理也在逐步蔓延,加强紧急心理危机干预势在必行。12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明确,对心态出现过度疲劳和紧张,甚至耗竭,焦虑不安、失眠、抑郁、悲伤、委屈、无助、压抑、面对患者死亡挫败或自责;担心被感染、担心家人、害怕家人担心自己;过度亢奋,拒绝合理的休息,不能很好地保证自己的健康等的医护及相关人员进行心理危机干预。

那么,在疫情狙击战中,医护人员如何调节自己的心理?在高强度工作之下,医护人员如何调适自己的压力?在规范、科学诊治确诊病人时如何安慰、帮助遭到隔离的疑似病人?

休息、饮食、支持、表达。

◆ 通过采用熟悉的个人策略(如深呼吸、轻柔地伸展运动、逐步放松)来减轻身体紧张感;

◆ 肯定自己所做的每一个医疗活动、每一次救援,每一个动作都有价值;

◆ 允许自己有部分负面情绪,并表达和疏导出来;

◆ 与同伴相互鼓励、打气,相互肯定;

◆ 注意休息(不要总和病人在一起);

◆ 定时定量的饮食,多吃营养食品并保持水分,避免摄入过多的******;

◆ 适时地与同事讨论和分享感受和经验(如果可能,每天找一个时间段与医护人员一起分享自己的情绪);

◆ 通过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设置任务优先级;

◆ 如有可能,专注于做好眼前的每一个医疗动作,专注于一个一个地帮助人;

◆ 告诉自己,病人的等待是必须的。你没有办法用一个动作,或一次性地照顾到所有的病人;

◆ 请家人相互照顾,或调用必要的资源,使家人得到照顾;

◆ 巩固和完善自身的社会支持系统: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联系;

◆ 避免不必要的伤害(如尽量不去其他疫情更为严重的现场);

◆ 识别并注意自己压力反应的预警信号;

……

疫情或将改变人们对世界的看法,明天又会是新的一天。正如武汉协和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孙鹏教授所坚信的“没有一个冬日不可逾越,病毒肆虐的当下,亦如是。”

  参考材料:

1. 王发强,许建阳,刘庆安,等.(2004 Sars患者与抗sars医务人员心理健康对比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08)533-532.

2. 陈树林李凌江. (2005).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心理治疗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15(3), 180-181.

3. 我们隔离的是病毒,不是湖北|疫区一线如何应对心理压力?





 相关新闻

 八成人缺一种脂肪  2025/7/1
 常吃茶、浆果、黑巧克力和苹果的人,为何寿命长?  2025/6/24
 身体运转慢容易攒病  2025/6/19
 防脑病从17处入手  2025/6/12
 长胖,易疲劳,当心胰岛素抵抗  2025/6/4
 半数糖友营养有缺口  2025/5/26
 帕金森病增速太快  2025/5/8
 城市建设要考虑血压  2025/4/28
 澳大利亚人崇尚早睡早起  2025/4/22
 国家卫健委发布睡眠健康范本,好睡眠有4个特点  2025/4/17

CopyRight © 六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地址:六安市皋城中路 邮编:237000
E-mail:lacdc@foxmail.com
总计访问人次:
5416320
在线人数: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