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的14个重灾县,都有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专家的身影,19批达610人次的专家组在灾区工作了166天;震后第10天,中国CDC研制的手机疫情应急报告系统使灾区恢复了传染病直报,让大灾之后疫情动态总在掌控之中……成立10年的中国CDC已发展壮大为覆盖传染病防控、慢性病防控和公共卫生三大领域的综合性公共卫生机构,在重大疾病防控、罕见病原侦破、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突发与灾害突发应对、食品与饮水卫生安全保障中屡建奇功,成为名副其实的公卫安全排头兵。2月8日,卫生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向中外记者介绍了该中心的10年发展历程。
2002年1月在原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基础上组建成立的中国CDC,建立健全了重点实验室体系,拥有14个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传染病监测网络实验室、中国细菌性传染病分子分型实验室监测网络以及世界卫生组织流感研究合作实验室等多个世卫组织网络实验室、参比实验室也落户该中心。该中心对C群流脑变异菌株、新布尼亚科病毒等的发现,是近年全球范围病原学研究领域新的重要发现和突破性进展。10年来,该中心已形成了院士、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三级人才梯队,组建了可随时出发的传染病防控、中毒事件处置、核和辐射事件处置三大类常备应急队伍,一支专业覆盖面广、业务过硬,能担当“一锤定音”重任的专家队伍已经形成。
据该中心主任王宇介绍,该中心信息网络系统、视频疫情会商系统,以及以移动BSL-3实验室为核心的应急综合保障体系的建设与使用,极大提高了快速响应能力。10年间,应急工作已从被动应战转向主动出击,实现了从各自为战到系统化、网络化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