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是呼吸道传染病好发时期,又由于昼夜温差大,一些体质较弱且有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慢性疾病患者注意自身保健,还要预防以下疾病。
流行性感冒:本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潜伏期短,一般为1-2天。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高热、头痛、流泪、流涕、四肢酸痛等上呼吸道症状,部分病例可并发肺炎等,青少年和成年人均可发病。市民除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少去人群聚集的场所;家庭和学校等集体单位应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外,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措施之一,建议广大市民根据自身健康状况适时接种疫苗。
流行性腮腺炎:本病起病大多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疼痛等症状,数小时腮腺肿痛,逐渐明显,体温可达39℃以上,成人患者一般较严重。腮腺肿胀最具特征性。一般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状如梨形,边缘不清;局部皮肤紧张,发亮但不发红,触之坚韧有弹性,有轻触痛;言语、咀嚼(尤其进酸性饮食)时刺激唾液分泌,导致疼痛加剧;通常一侧腮腺肿胀后1~4天累及对侧,双侧肿胀者约占75%。颌下腺或舌下腺也可同时被累及。重症者腮腺周围组织高度水肿,使容貌变形,并可出现吞咽困难,接种疫苗是预防该病的最佳方法。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为高热、头痛、呕吐、四肢与躯干出现淤斑和脑膜刺激症状。近2年我省流脑病例大多是C群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C群流脑起病急骤,病情凶险,若不及时抢救,病死率较高。易感人群均应及时接种流脑A+C疫苗加以预防。我市04年局部地区曾出现C群流脑聚集性发病现象,近几年来广泛开展易感人群流脑A+C疫苗接种后,出现聚集发病的可能不大,仍应预防散发病例的发生。一旦出现突发高热症状时,应及时去医院救治。
水痘:本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亦可通过生活接触传播。预防措施上应注意校舍室内保持空气流通,培养幼托儿童、小学生饭前便后洗手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做好玩具、食具、毛巾、便器和厕所定期消毒。
一氧化碳中毒:近年来媒体多次报道了车辆在不熄火静止密闭状态下,特别在车库内车上人员发生窒息的事件,因为车辆在不熄火静止密闭的状态下一氧化碳浓度增加较快,对人的健康危害更大。提醒有车一族,最好不要在不熄火静止密闭的车厢内停留太久。
呼吸道传染病预防原则主要是:①增强自身抗病能力,如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②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③讲究个人卫生,勤换衣服,根据天气变化注意增减衣服,防寒保暖;④接种相应疫苗,提高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