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武汉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病毒学研究所教授 杨占秋
本报记者 张 健 □本报驻南非、美国、英国、日本特派特约记者 邹 松 李志伟 周卓斌 许黛如
自2021年11月9日南非首次检测到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奥密克戎,截至1月4日,已有128个国家和地区出现该毒株,尤其在一些欧美地区,奥密克戎已取代德尔塔成为当地主要流行毒株。
据天津市卫健委消息,1月8日,天津市新增3例本土确诊病例,当日24时,天津市疾控中心经分析比对,并经中国疾控中心确认,2例本土病例新冠病毒属于奥密克戎;1月9日新增21例,也有奥密克戎“惹的祸”。此外,1月8日,河南安阳市筛查发现2例本土新冠病毒核酸阳性病例,全基因组测序显示,病毒均为奥密克戎,且与天津市津南区现有本地疫情属同一传播链。流调显示,天津本轮疫情至少已隐匿传播14天。
引发病例激增
自去年底出现奥密克戎毒株后,南非多数民众经历了从惊恐到释怀的过程。据南非国家传染病研究所数据,南非1月9日新增确诊病例4482例,这是南非连续第四天确诊病例数下降。南非也是最早宣布度过这一变异毒株疫情高峰的国家。目前南非确诊病例中,感染奥密克戎的超过4/5。这轮疫情中,住院患者的死亡率为4.5%,而过去几轮疫情高达21.3%;重症率为1%,过去则是4.3%;住院时间也较短,最新数字为4天,较过去的8.8天少一半。
奥密克戎出现后,南非政府并未立即提高防疫等级,但总统拉马福萨重申了接种疫苗和坚持防疫措施的重要性,随即全国展开“百万疫苗接种周计划”,辅以抽奖及现金奖励等措施,鼓励民众接种疫苗。经过近两年的疫情考验,南非民众的防疫意识已基本具备。记者走访发现,除用餐时,民众在室内公共区域基本全程戴口罩,进入商场、门店前会自觉喷洒消毒液。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南非民众表示,对新冠疫情的发展持乐观态度。
美国情况则不太乐观。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去年12月1日宣布发现首例奥密克戎毒株,那之后,奥密克戎迅速在全美蔓延。截至1月1日,奥密克戎在全美新增病例中占比已达95.4%,而曾经占据主导地位的德尔塔占比则降至4.6%。据《今日美国报》报道说,截至1月9日的过去一周,美国日均新增确诊病例超过70万,每秒有8名美国人新冠检测呈阳性。美国顶级传染病专家安东尼·福奇表示,如果美国日均新增确诊超过100万,“我不会感到惊讶”。还有公共卫生专家警告,奥密克戎引发的病例激增,正威胁着美国的医疗系统。据《今日美国报》,截至1月8日,美国新冠肺炎住院患者升至13.8万,距去年1月中旬14.2万的峰值仅有“一步之遥”。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数据显示,约24%的美国医院报告“严重的人手不足”。美国新冠病毒检测需求不断激增,一段时间以来,多地的检测点前都大排长龙,市面上还出现了假的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
英国于去年11月27日确认2例奥密克戎感染病例,12月14日,英国首相宣布已有至少1名奥密克戎感染者死亡,成为世界上首例被确认的奥密克戎毒株感染死亡病例。据英国卫生安全局1月7日发布的数据,英国奥密克戎感染病例累计365376例。由于感染率激增、入院病例持续增加,英国公共医疗服务系统目前处于战时状态,并重新启用了“南丁格尔”临时医院。截至1月5日,全英至少20家公共医疗服务机构因人员短缺宣布“危机事件”。英国《卫报》调查显示,当被问及对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提供医疗护理的能力有多少信心时,26%的英国人表示没有信心,15%认为NHS在对抗新冠病毒方面没有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治疗。与之相对应的是,英国再度放宽了入境防疫政策。英国首相表示,由于奥密克戎快速传播,入境前核酸检测“实际效果有限”,1月7日起,完成疫苗接种的旅客在入境英格兰前不再需要核酸检测,也不需要自我隔离。
近日,邻国日本的感染人数持续攀升,时隔4个月再次出现全国单日确诊超8000例的情况。1月8日,东京新增确诊1224例,约为前一周的15倍,其中奥密克戎感染者115例。东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表示:“据推测,有超七成感染的是奥密克戎,并且该病毒还在变化升级。”对于疫情的急剧恶化,日本国际医疗福祉大学和田教授表示:“奥密克戎感染力超强,如果短期内感染人数剧增,以医疗、护理领域等为开端,不少社会功能都可能突然停止。”
危害不容小视
武汉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病毒学研究所教授杨占秋告诉《生命时报》记者,现在欧美地区处于冬季,十分有利新冠病毒大范围传播,再加上他们目前的防疫措施形同虚设,是欧美各国病例激增的一大重要因素。
“病毒要生存和延续后代,就必须为了适应新环境而变异。”杨占秋介绍,变异后,病毒的传播能力、致病能力都可以改变。研究显示,奥密克戎的传染性是原始毒株的10倍以上,是德尔塔的两倍;潜伏期缩短,感染人数翻倍时间为2~3天,比德尔塔更有“生长优势”;其感染者的隐匿性较强,不易被发现。此外,也有专家认为,奥密克戎的免疫逃逸能力很强,这也是其全球肆虐的重要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奥密克戎感染者的住院率、死亡率等相对低。一些科学家推断,奥密克戎的高传染性和低致病性可能预示疫情“终结的开始”。对此,杨占秋认为,仅根据奥密克戎的传播与致病性特点提出2022年终结疫情不太可能。“新冠病毒的突变已成为常态,全球疫情如果持续肆虐,可能会出现更多变异毒株。”杨占秋表示,和原始毒株相比,新变异毒株突变位点越来越多,说明突变速度在加快,值得关注。世界卫生组织此前也警告,尽管不少研究显示奥密克戎引发重症风险低于先前流行的其他变异株,但它仍在全球多国造成死亡,因而不宜将其描述为“温和”,全球感染率激增可能增大病毒变异乃至出现更危险变异株的风险。法国就发现了一个潜在且令人担忧的新变体——IHU,它有46个突变点,而奥密克戎有37个。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也表示,一些自媒体说奥密克戎引发的是“大号流感”,缺乏科学依据,若医疗资源不够,奥密克戎是会“咬人”的。
今年能否终结疫情
不过,杨占秋表示,随着新冠疫苗接种人数逐渐增多,不少国家逐渐建立起群体免疫屏障,若各国都全力应对,2022年终结疫情也有一定可能性。
“今年和去年的情况完全不同。一方面,我国群体免疫屏障已基本建成,完成全程接种的人数超过12.15亿,占全国总人口的86.25%。另一方面,实践证明,现有防疫措施非常有效,包括疫苗接种、物理隔离等。目前来说,不论是德尔塔还是奥密克戎,都未演变成一种新型的冠状病毒或新亚型,现有疫苗仍有效。当然,少部分人群体内没有抗体或抗体达不到保护水平,再加上冬春季节病毒容易传播,春节期间人口大规模流动,外防输入压力增大,感染风险仍然存在,国人依旧需要坚持做好以下几点防疫措施:
勤洗手,多通风,戴口罩,少聚集,保持一米线,适度消毒。戴口罩对阻断奥密克戎同样适用,即使已完成全程疫苗接种和加强针接种的人,在公共场所也需要戴口罩。
做好个人健康监测。在有发热、咳嗽、呼吸短促等疑似新冠肺炎症状出现时,要及时监测体温,主动就诊。
减少非必要出行。尽量减少前往高风险地区,并加强旅行途中的个人防护,降低感染几率。
天津此轮疫情有明显低龄化趋势,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提醒,青少年儿童疫苗接种率较低、主动就医意识不高,是疫情防控的薄弱环节,应高度关注。当下正值学生放寒假、大学生返乡时期,学生社会接触比较广泛,被感染的风险较高。张伯礼建议,应将中小学等青少年儿童可能聚集的场所纳入疫情防控重点,予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