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稿专家:航空总医院急诊科主任 尹吉东,徐文婷 文 □张 叶 绘
俗话说“热在三伏”。7月16日起正式进入伏天,全国多地开启“蒸烤”模式。今年三伏长达40天,持续的高温高湿天气极易引发中暑,这听起来“事小”,如若处理不当,很可能导致不可逆损伤,甚至死亡。
人是恒温动物,之所以能将体温维持在37℃左右,得益于人体产热和散热系统的“智能”调节。当周围环境温度提高,或进行大运动量的活动时,皮肤及机体内部的温度感受器就会将信息反馈至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一旦温度稍高于“设定值”,下丘脑就会启动体温调节机制——皮肤表层的血管开始扩张,血液流量增加,以便血液将更多的热量从机体深部带到皮肤表面,从而增加皮肤向环境的散热量;如果这样仍然不能抑制体内的温度上升,汗腺就会分泌汗液,通过水分蒸发来带走身体的热量。正常体温条件下,蒸发1克水可散发2.43千焦的热量,可见体表水分的蒸发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散热形式,特别是当环境温度高于或等于皮肤温度时,蒸发成为机体唯一有效的散热形式。
若环境温度过高,或空气湿度过高(可能伴有通风不良)时,机体内的热量难以散发,体温调节机制可能失灵,甚至还会从环境中吸收热量,造成体内热量蓄积、体温上升,从而引起中暑。此时水、电解质丢失过多,再加上人体细胞及体内的酶在高温环境中无法正常发挥生理功能,人体会出现以中枢神经和(或)心血管系统为主的症状。根据临床表现的轻重,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先兆中暑的人,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大于37.5℃),表现为头晕、眼花、耳鸣、恶心、呕吐、胸闷、心悸、口渴、大汗、注意力不集中等;轻症中暑的人,体温在38℃以上,除头晕、口渴外往往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或有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重症中暑是情况最严重的一种,又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热射病患者可伴有横纹肌溶解、急性肾衰竭、急性肝损害、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多脏器功能衰竭表现,病情恶化快,病死率极高。
当发现有人中暑时,可采取以下5个急救步骤:1.搬(搬移):迅速将中暑患者抬到通风、阴凉处,使其平卧并解开衣扣。2.擦(降温):头部捂上冷毛巾,也可用50%酒精、白酒、冷水进行全身擦浴,然后用扇子扇或吹电扇,加速散热。注意不要快速降低患者体温,当体温降至38℃以下,要停止一切冷敷等强降温措施。3.服(补水):中暑患者仍有意识时,可给些清凉饮料和运动饮料,但千万不可急于补充大量水分或冰啤酒等饮料,否则会引起呕吐、腹痛、恶心等症状。4.掐(促醒):中暑病人若已失去知觉,可用手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位,使其苏醒。5.送(送医):对于重症中暑病人,必须立即送医院诊治。运送途中注意,尽可能用冰袋或湿毛巾敷于病人额头、枕骨后、胸口、肘窝及大腿根部,以保护大脑、心肺等重要脏器。
婴幼儿、老人、超重者、慢病患者、饮酒者、高温天剧烈活动者、服用抗组胺药物等影响机体散热或减少出汗药物的人群更容易发生中暑。夏日外出应尽量避开上午10点到下午2点这段日头最盛的时段,并做好防晒、穿宽松透气浅色服装。若在高温环境中停留2~3小时,应喝含钠盐的防暑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