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南方医科大学肿瘤中心教授 罗荣城
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张芳
9月1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登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专家的联合署名文章,呼吁在酒精饮品的外包装上,显著警示其致癌风险。
文章称,尽管有研究认为,适量饮酒有益健康,但更多研究证实,摄入酒精带来的风险大于潜在好处。饮酒不仅会导致急性中毒、增加交通意外风险,长期饮酒还可能引发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甚至癌症等。今年4月,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发布的最新死亡率统计数据显示,美国每年因饮酒导致的死亡人数超过14万,即每天超过380人。但同时,一项针对美国成年人的全国调查发现,近70%的人不知饮酒会增加患癌风险。
南方医科大学肿瘤中心教授罗荣城说,酒精早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定义为1类致癌物,是全球癌症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从2020年的全球癌症负担数据来看,酒精相关新发癌症中,绝对病例数前五名分别为食管癌、肝癌、乳腺癌、结肠癌、唇和口腔癌。
在我国,饮酒致癌的情况同样不容忽视。《柳叶刀》杂志发表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约有74万例新发癌症病例可归因于饮酒,其中中国约有28万例。更重要的是,英国《自然》杂志子刊曾发表研究称,由于基因差异,中国人饮酒后的酒精清除率普遍低于欧洲人和非洲人,且中国人喝酒患上食道癌的风险也相对更高。
美国专家认为,对公众进行酒精与癌症风险的科普教育非常重要,而警告标签就是向消费者提供科学信息、鼓励其实施健康行为的一项核心公共卫生战略。目前,该方法已在烟草管制领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由此实现了吸烟率的大幅下降。酒精管控方面,加拿大育空地区也已尝试在酒精容器的正面标签上,临时添加“有致癌风险”的大面积警示图,酒精销售额因此下降了6%~10%。
消费者有权了解他们所购商品可能带来的健康风险,继而做出自己的选择。但在罗荣城看来,给酒精饮品增加致癌警示标签的倡议,真正实践起来,还会面临不少问题。比如,酒精类饮品种类众多,既有高度酒,也有低度酒,还有保健药酒,如何界定哪些应当加警示,哪些不需要?如果确定加警示,如何措辞也应有所斟酌,是“饮酒可能导致多种癌症”,还是“过度饮酒有害健康”更加恰当?这些细节问题,可能还需要更多考量,才能最终予以解决。不过,向消费者传达必要的健康信息是必需的。
责编:徐梦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