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大内科主任、呼吸内科主任 孙志佳
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田雨汀
近期,全国多地医院的门急诊、发热门诊挤满了呼吸道疾病患者,儿童占大多数。以北京为例,有的医院张贴出了“急诊排号需等待24小时以上”的告示;有的医院急诊号排了几千个,就连抽血化验都要排100多人,取药队伍更是在大厅内转着圈;有的医院等候休息区坐满了输液的孩子……
当前,我国已进入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呈现多种呼吸道传染病共同流行的态势。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1月21日提醒市民做好个人防护、积极接种疫苗,构建好免疫屏障。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流行病学首席专家王全意介绍,从北京儿童医院和首都儿科研究所门诊情况来看,目前肺炎支原体的流行强度已下降至第四位,排名前三位的为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另外,从呼吸道病原学监测结果来看,当前北京市全人群呼吸道传染病报告病例数居前三的依次为流感病毒、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
记者从北京流感监测体系获悉,门诊中流感样病例的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上升至40.75%,主要流行H3N2,占比达到了96.7%。今年的流感流行期比往年有所提前,高峰也会比往年早一些。其他城市也有类似现象。10月底到11月初,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流感分级预警从Ⅰ级(非流行水平)提升到了Ⅱ级(流行水平)。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儿童感染科主任文丹宁称,现阶段肺炎支原体感染数量有所减少,流感开始逐渐流行,10月时病房内几乎都是肺炎支原体感染者,近日肺炎支原体感染与流感各占一半。据辽宁省卫健委消息,近期沈阳的流感病例呈上升趋势,14周岁以下儿童占比最多。病原学监测数据显示,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多种病原体造成呼吸道感染病例较多,并存在混合感染和交叉感染。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大内科主任、呼吸内科主任孙志佳,在接受“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表示,呼吸道传染病通常会在季节转换或突然降温时发生局部、短暂的集聚性流行。“从临床来看,今年支原体的致病力相对强一些,可能与耐药性和病原体变异有关。不过最近,流感确实有‘抬头’趋势。”
人体感染一种病原体后抵抗力会下降,继发感染其他病原体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孙志佳说,免疫力较差的人的确存在一定的混合感染风险,例如腺病毒和肺炎链球菌等可以与支原体混合感染,但不同病原体之间通常存在竞争关系,普通人同时感染一种以上的几率不大。“了解以下几种冬季常见病原体的传播途径,有针对性地做好预防工作,是老百姓最需要关注的。”
肺炎支原体。支原体是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一种微生物,肺炎支原体主要经呼吸道飞沫传播,发病率以儿童青少年最高。孩子感染后的症状轻重不一,典型症状是发热、咳嗽,初期是阵发性、刺激性干咳,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咳痰,严重的会有喘息、呼吸困难等表现。
流感病毒。主要通过飞沫、接触感染者或被污染物品而传播,最主要的症状是高热、咽痛、鼻塞、流涕,全身症状还包括乏力、肌肉酸痛、寒战、头痛等。
腺病毒。通常在冬春季流行,尤其是在幼儿园、学校中。主要通过呼吸道或接触传播,也可经消化道传播。呼吸道感染者可出现发热、咳嗽咳痰、咽部充血、咽痛等;眼部感染者出现眼睛发红、干痒、视力减退等症状;胃肠感染者会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
鼻病毒。引起普通感冒的主要病原体,人群普遍易感,好发于儿童,可经直接接触和飞沫传播。成人感染鼻病毒主要引起普通感冒等上呼吸道疾病;婴幼儿和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感染后,还可能引起支气管炎和支气管肺炎。感染症状包括流涕、打喷嚏、鼻塞、咳嗽、咽痛、声音嘶哑、体温不增高或略微增高。
呼吸道合胞病毒。传染性极强,主要通过飞沫、被污染的手和物体表面传播。感染早期症状和普通感冒相似,出现打喷嚏、鼻塞、流涕、咳嗽、咽痛、咽痒、低烧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高热、剧烈咳嗽、咳痰、呼吸急促等下呼吸道感染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一般来说,感染这几种病原体后都可能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普通人可能难以区分。”孙志佳强调,如果出现持续72小时以上的高烧,以及曾患高热惊厥的儿童,需要尽快到医院就诊并遵医嘱服药。目前,咳嗽变异性哮喘也时有发生,如果孩子在咳嗽的同时还出现喘憋、呼吸不顺等严重症状,也需及时就医。
孙志佳提醒,老年人、体弱多病的人要及时接种流感疫苗和新冠疫苗;外出时科学佩戴口罩,如果出现呼吸道症状,前往医院等高风险场所更要戴好口罩;保持规律作息、健康饮食、适度锻炼,勤洗手、多通风;学校、托幼机构等场所的感染风险较高,更应做好日常通风和消毒,家长也要为孩子做好防护,不要让孩子带病上学。“感染过一种病原体并康复,并不意味着‘安全’了,依然要提高警惕,做好必要的防护。”孙志佳提醒。
责编:罗榕
主编:徐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