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下旬,我中心自腹泻病人粪便标本中分离到两株产H2S致泻大肠埃希氏菌,血清型分别为ETEC O8:K40,K47(A)和O15:K? ,其中ETEC O15:K?是我中心成立以来的首次发现,****献查阅,省内尚未见相关报告,国内也仅有极少数单位报告检出。
该菌为革兰氏阴性杆状菌,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在SS琼脂是中等大小的红色菌落和樱桃红色菌落,在EMB琼脂上呈现较大的紫红色菌落,有金属光泽,在血琼脂上是较大的灰白色菌落,溶血现象不明显,在克氏双糖铁琼脂上呈现 +/+ 生长,菌落灰白色,产H2S,经API生化鉴定完全符合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定义,故报告确认。
据往年的研究证实,六安本地腹泻病人致病性菌群正在被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所取代并占据首要地位,其中产H2S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占有一定的比例。
目前教科书对大肠埃希氏菌的描述为能发酵多种糖类,产酸产气......但不产H2S。但据近年来我中心研究发现,该菌的生物学特征在逐步发生变异,提示今后在肠道病防治工作中,不仅要关注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腹泻病,同时对产H2S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所引起的腹泻病给予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