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口腔科主任医师 刘洪臣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口腔科主治医师 王浩杰本报记者 田雨汀一口好牙离不开牙龈的支撑。如果把牙齿比作大树,牙根就是树根,而包裹着牙体的牙龈、牙槽骨等牙周组织就是维持根系稳固的土壤。当土壤失去滋养,逐渐变得干涸,就会露出原本埋在土下的树根,树根不稳固,牙齿这棵“大树”就会面临倾倒的风险。40岁是牙周病爆发期一般来说,牙龈萎缩在老年人中尤为常见。但如今洗牙、看牙的年轻人中,有不少已经出现牙龈萎缩,这比发际线后退更让人着急。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牙科医学院研究发现,全球超过50%的成年人有一个或多个部位牙龈萎缩达到1毫米或以上。牙龈萎缩,又称“牙龈退缩”,指牙龈缘向牙根部方向退缩,露出更多牙齿或牙根的现象。牙龈萎缩不仅影响牙齿外观,还可能导致牙齿松动、脱落,破坏口腔整体健康。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口腔科主任医师刘洪臣接受《生命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提起牙龈萎缩,人们首先想到这是一种老了才会得的病,但年龄并非唯一影响因素。近年来,牙龈萎缩有向年轻人群蔓延的趋势。”和过去相比,当代年轻人的生活和饮食习惯有很大变化:作息不规律、压力大、饮食口味重等,导致口腔卫生状况欠佳。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指出,我国中老年人牙周健康状况较差,35~44岁和65~74岁年龄组的牙周健康率明显下降;40岁是牙龈萎缩和牙周炎的爆发期,35~44岁成年人中,有超过80%的人面临“人未老,牙龈先衰”的问题。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口腔科主治医师王浩杰表示,临床中发现,年轻人牙龈萎缩的情况不在少数。最近她就接诊了一位才30岁出头的患者,牙龈萎缩程度严重,“黑三角”(相邻两个牙齿牙颈部之间的间隙)已经严重影响美观,牙周炎症更是导致全口牙龈红肿、出血,多数牙齿都摇摇晃晃。多与不良习惯有关牙龈虽然不像牙齿那样显眼,但对口腔健康至关重要,具有支撑、营养、感觉、防御等功能,健康的牙龈通常呈粉红色或浅红色,质地坚韧且有弹性。牙龈覆在牙槽骨上,包裹着牙齿的根部,防止细菌、食物残渣和其他外界物质进入,减少感染风险,起到保护作用。同时,牙龈能为牙齿提供支撑,和牙槽骨一起“挑大梁”,确保牙齿不会松动、脱落。咀嚼食物时,牙龈能吸收部分冲击力,减少对牙齿的压力,保护牙齿免受损伤。牙龈中有丰富的血管和免疫细胞,参与免疫反应,帮助防御口腔内的细菌和病毒进入血液系统。牙龈在肩负多种重任的同时也很脆弱。刘洪臣表示,牙龈萎缩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是每个人一生中都要面对的问题。生理性萎缩是人从出生到衰老全过程发生的牙龈变化,通常在30岁左右即可出现牙龈及牙槽骨吸收,导致牙龈萎缩,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加重,在老年阶段更明显。病理性牙龈萎缩则是由于牙齿发育和全生命周期中,各类致病因素导致牙龈、牙周病变所致。年轻人牙龈早衰,发生病理性萎缩,多与生活习惯有关。刷牙不认真。刷牙草草了事,会导致牙菌斑残留,细菌军团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安逸环境中,开始不断繁殖,在牙缝间扎堆,会慢慢形成一块块牙结石,引发牙周炎,导致牙龈萎缩。刷牙太用力,会损伤牙龈,造成破裂出血。“拉锯式”横向刷牙,不仅无法清除牙缝内的食物残渣,还可能造成牙齿根部楔形缺损、牙龈损伤。咀嚼过硬食物。一些边缘锋利的食物可能会划伤牙龈,质地过于坚硬则会对牙龈造成机械性刺激,导致牙龈逐渐萎缩。牙龈炎不及时治。牙龈炎一般表现为牙龈红肿、疼痛,因症状较轻易被忽视,但如果拖延不治,细菌会侵犯深部牙周组织,发展为牙周炎。轻者牙龈红肿出血,重者形成牙周袋(病理性加深的龈沟),最终引发牙龈萎缩。种植牙或矫正器干扰。种植牙能恢复牙齿功能和美观,但食物残渣容易卡在牙齿缝隙间,如果日常清洁护理不到位,可引发牙龈增生,出现牙龈萎缩。牙齿矫正器主要通过“拉”来调整牙齿位置,这会给牙龈带来一定压力,时间久了慢慢可能发生萎缩。咬合错位。牙颌畸形、牙齿排列不齐等先天性因素,会导致咬合不正、长期磨牙、食物嵌塞,从而引发牙龈受压,牙菌斑和牙结石更易附着,导致牙周病变,加重牙龈萎缩。解剖因素。每个人的牙周生理特征都不同,有些人牙龈较薄,不耐外力刺激,容易出现牙龈萎缩;有的人牙槽骨薄,一旦出现牙周炎等口腔问题,牙槽骨更易被破坏,出现牙龈萎缩。两位专家表示,牙龈萎缩是一个渐进性过程,可以发生在单个或多个牙齿,甚至全口牙齿,按照医学分级有4个阶段。轻度萎缩。牙龈刚开始萎缩时通常不会影响牙齿外观,也无明显不适,牙龈仍然保持健康的粉红色,可能仅有个别牙齿根部轻微暴露。中度萎缩。这一阶段牙龈萎缩较为明显,牙根暴露面积增大。牙龈开始出现红肿、出血,伴有轻微牙周炎,牙齿变得敏感,吃冷热酸甜食物时可引起明显不适。重度萎缩。牙龈严重萎缩,暴露出更多牙根,牙齿看起来变得更长,伴有牙槽骨吸收,导致牙齿松动或咬合问题。同时,牙龈出血明显、牙龈肿胀,甚至出现脓液。极重度萎缩。发展到非常严重阶段,牙齿根部几乎完全暴露,牙槽骨丧失,温度变化或食物刺激可导致剧烈疼痛不适,伴随持续出血,多数牙齿松动、移位、咀嚼无力,口腔异味严重,部分患者还会出现牙齿脱落。定期洁牙很关键国内外研究表明,牙龈健康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阻肺等系统性疾病有一定关联,牙龈不好疾病也会满身跑。王浩杰提醒,年轻人一旦发现牙根暴露、牙齿间隙增大、牙龈红肿出血、牙齿对冷热酸甜比较敏感、口臭或牙龈异味时,就要引起重视了。刘洪臣强调,要想延缓牙龈萎缩的进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最重要。刷牙做到三点。避免拉锯式横刷牙,以免造成楔状缺损或牙齿敏感,有效的刷牙应做到三点:1.使用含氟牙膏,牙刷要选择小刷头、软毛的,对牙龈的损伤和牙齿的磨损较小,摊一张普通纸巾,用牙刷刷纸巾两下,若纸张破了,就表明刷毛太硬;2.牙齿的内侧面、外侧面、咬合面都要刷干净;3.每天刷3次牙,力度以在手背上刷不痛为宜,每次刷够3分钟。学会使用牙线。刷牙可以清洁牙齿的三个面,使用牙线能有效剔除齿间的食物残渣。建议每天至少用一次牙线,尽量每个牙缝都清洁到。必须尽早戒烟。吸烟会降低牙周的局部抵抗力,烟民要想保护牙龈,戒烟是第一步。戒烟不仅能改善口腔整体健康状况,减少牙齿着色、口腔异味、牙齿敏感等问题,还能降低口腔疾病风险,包括牙周病、口腔癌等。每年做次“牙检”。每年做1~2次常规口腔检查,包括牙龈、牙周等部位,有无牙菌斑、牙结石、牙龈炎、牙周炎。请专业口腔科医生进行口腔维护,去除牙菌斑和牙结石。发现异常早治。通常情况下,牙龈萎缩不可逆,已经存在的萎缩难以复位。如果是少量、均匀的牙龈萎缩,无症状且无美观要求时,可以先观察,暂时不做处理,情况较严重者则需要通过牙龈再生和牙龈移植等方法进行修复。
皖公网安备:341501020000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