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医院张忠德全国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副主任 金连顺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学院 张仕麟
现代生活节奏飞快,加上健康体检普及,许多人被查出体内出现“结节”,如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肺结节等。小的结节,医生给的建议常常是“观察一下,不需特殊治疗”,但不少人仍然为此焦虑不已。中医药宝库中,有四大经典散结方剂——四海舒郁丸、小金丸、鳖甲煎丸和消瘰丸,它们均源自古代中医典籍,历经不同朝代医学家的传承与发展,凭借独特的药材配方和疗效,至今仍被广泛用于治疗多种结节疾病。
1.四海舒郁丸,针对甲状腺。据记载,明英宗时期,皇太后孙氏突感胸闷不适,颈部出现大小不一、触之疼痛的包块。经太医诊断,太后所患为“瘿病”,即现代医学所称的甲状腺结节,于是便开出了“四海舒郁丸”的方子。后来,该方被收载进清代的《疡医大全》,成为治疗气郁所致瘿病的首选方。
四海舒郁丸中的“四海”,指的是方中所含的各种海产药材,包括海蛤粉、海带、昆布、海藻和海螵蛸。中医学认为,咸味可以软坚散结,而海带、昆布、海藻都具有咸味特性,故能软化结节;海蛤粉、海螵鞘具有消肿散结的功效,能在结节软化后将其彻底消除。此外,方中还加入了青木香和陈皮,这两味药材能够行气解郁,推动体内停滞的气机重新流动起来。
“四海舒郁丸”不仅能消肿散结,还可行气解郁,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治疗甲状腺结节、甲状腺肿瘤等多种甲状腺疾病。需要注意的是,方中含有许多苦寒咸的药物,长期服用可能会对脾胃造成损伤,脾胃虚弱的人群要在医师的指导下辨证使用。
2.小金丸,专攻乳腺结节。清代名医王洪绪在《外科证治全生集》中描述了一种****常见病——“乳核”,即现代所称的乳腺结节,症见肌肤或肌肤下一处或多处肿块,推之能动。中医认为这是肝郁气滞、寒痰瘀积所致,若不及时治疗,有转变为“乳岩”(即乳腺癌)的风险。书中记载,小金丸专治此类结节。
小金丸由制草乌、木鳖子、五灵脂、白胶香、地龙、当归、人工麝香、乳香、没药、京墨10味中药组成,能温经散寒、活血通经,共同疏通胸部寒痰、消散结节。其中,制草乌能够温经散寒,木鳖子可化肿毒、消积块,白胶香解毒消肿,地龙利经通络,当归、五灵脂、乳香、没药可活血散结,京墨可解毒消肿,麝香则疏通全身经络。
临床实践证实,小金丸在乳腺结节轻症初期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肿胀等不适症状。不过,该药仅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症状严重的患者需及时去医院诊治,必要时应采取外科手段。小金丸含制草乌,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该药含有麝香,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禁用,以免对胎儿或婴儿造成不良影响。
3.鳖甲煎丸,应对肺结节。鳖甲煎丸出自汉代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原文载:“……此结为癥瘕(即腹部的结节、肿块),名曰疟母,急治之,宜鳖甲煎丸。”由此可以看出,鳖甲煎丸具有软坚散结、活血化瘀的作用。时至今日,鳖甲煎丸仍被广泛应用于肺结节的治疗。
鳖甲煎丸的主要成分包括鳖甲、丹参、赤芍、桃仁等,这些药材在中医理论中都具有软坚活血的作用,用于胁下癥块。鳖甲是方中的主药,其药性咸寒,能深入清热,化解体内的积滞,从而有效对抗因肺结节产生的症状。明代医学著作《本草经疏》中记载:“鳖甲主消散者,以其味兼乎平,平亦辛也,咸能软坚,辛能走散。”丹参和赤芍的活血化瘀作用帮助疏通体内的血液循环,消散结节内的淤血。桃仁则可以促进血液流动,帮助药物更好地进入结节部位,发挥其治疗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鳖甲煎丸虽然对肺结节的治疗有显著效果,但不适用于寒性体质或者脾胃虚弱的患者;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避免使用该药物。
4.消瘰丸,攻克淋巴结结核。清代医家王士雄在《医学心悟》中记载:“瘰者,肝病也。肝主筋,肝经血燥有火,则筋急而生瘰,瘰多生于耳前后者,肝之部位也。其初起即宜消瘰丸消散之。”这里提到的“瘰”,即现代医学中的淋巴结结核、皮下包块等结节病。而消瘰丸在治疗皮下结节、甲状腺疾病、乳腺结节等方面均有不错疗效。
消瘰丸的主要药材包括海藻、昆布、海螵蛸、青皮等,这些药物具有化痰软坚、散结消肿的功效。近代医学家张锡纯在他的《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提到:“此方重用牡蛎、海带,以消痰软坚,为治瘰疬之主药。”海藻、昆布、海螵蛸等海产药物在中医中通常用于软化结节,能够有效消除由痰湿引起的结块;青皮则是疏肝解郁、行气散结的良药,能够帮助消除结节部位的淤滞,提高疗效。
消瘰丸虽然适用于大多数因气滞血瘀或痰湿引起的结节疾病,但由于其所含中药大多药性偏寒凉,且能破气,因此脾胃虚弱的患者应在医生的辨证治疗下合理使用,不能大量、长时间服用。
最后提醒大家一句,良药虽好,也需因人而异,中医尤其强调对证下药,患者应结合自身体质和病情,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辨证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