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新闻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核
六安市疾控中心理化试剂耗材采购
关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
关于车辆租赁服务项目竞争性磋商采
六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代理机构评
职业病防治宣传品询价结果公示
细胞分析仪询价结果公示
关于询价采购职业病防治宣传品的公
声明!有人冒充六安市疾控中心联系
食品研磨设备询价结果公示
疾控新闻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六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疾控新闻 > 疾控综合
糖尿病怎么传给家人
信息来源自: 生命时报
发布时间:2020/9/9
阅读次数:2618

我国最新研究表明,家族中患糖尿病的亲属越多,个体发生糖尿病的风险越高;尤其与父母和亲兄弟姊妹等患病人数明显相关。

受访专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安徽省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  叶山东

深圳大学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内分泌代谢分会副会长 李强

生命时报实习记者 严立新

糖尿病有家族聚集性早已不是新奇观点,但近日发表在《中华预防医学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评估了家族史对糖尿病发病风险的影响。结果发现,家族中患糖尿病的亲属越多,个体发生糖尿病的风险越高;发病风险增加尤其与父母和亲兄弟姊妹等直系家属的患病人数明显相关。

糖尿病在家人、家族中不断“传染”

上述研究由北京大学公卫学院李立明、江苏疾控中心武鸣等人完成,涉及苏州市吴中区49266名30~75岁的患者,进行了平均7.08年的随访。结果表明,有6%的研究对象有糖尿病家族史(父母及同胞)。其中,与无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相比,有家族史的人发生糖尿病的风险增加了0.9倍以上;如果家里糖尿病患者多于2人,患病风险至少会增加1.27倍;母亲患病,其他家庭成员患糖尿病的风险是无家族史的2.03倍。该研究未涉及父亲患病对家族聚集的影响。但此前美国糖尿病协会曾公开一组关于糖尿病遗传性的数据:父母双方都患有2型糖尿病,孩子患糖尿病的概率达50%;父母有一方患2型糖尿病,若是50岁前确诊,孩子患病概率为14%,若是50岁后确诊,孩子患病概率为7.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安徽省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叶山东和深圳大学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内分泌代谢分会副会长李强在接受《生命时报》记者采访时均表示,临床中2型糖尿病家族聚集的情况很普遍,父母、孩子同时有三四个人或者连续三四代人都患上糖尿病的案例并不少见。数据显示,我国近1.4 亿糖尿病患者中有90%~95%的患病类型属于2 型糖尿病,约50%的病例都与遗传有关。

血糖升高作为代谢综合征的表现之一,其对血脂、血压也有不可避免的影响,很容易造成“三高”在家庭中聚集。临床综合医学期刊《BMJ开放获取期刊》上近日刊登了日本学者的一项研究,在近8.7万对夫妻中,如果丈夫因为任何一种“三高”疾病而接受治疗,妻子患任何一种“三高”疾病的风险将增加87%。我国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的一项研究专门调查了一位患病女士的兄弟姐妹、子女及孙辈共13人的糖尿病患病情况。结果显示,其兄妹中有5人、子女中有2人都在中年,甚至青年时期患上了糖尿病,发病年龄在30~55岁。研究还通过各项指标监测发现,患病的家人在血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胰岛素抵抗指数等方面都明显高于常人,有的还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和中心型肥胖等;家族中的非糖尿病者中,也有个别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抵抗。

生活习惯是主要“传染”媒介

为什么糖尿病会“传”给家人?叶山东说:“糖尿病不是传染性疾病,但具有一定遗传性。”父母中有一方患病,就可能将糖尿病的易感基因遗传给子女,且在后代性别、一胎二胎中,遗传概率没有明显差异,很多青少年2型糖尿病的发病都与遗传关系较大。李立明等的研究指出,之所以母亲对糖尿病家族聚集影响巨大,可能与母亲肥胖对子代的影响有关,母亲肥胖可能导致胎儿在腹中时处于免疫调节和激素调节失衡、代谢功能紊乱的环境中,从而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及成人后的健康情况。

叶山东说:“虽然上述研究显示家族中糖尿病患病人数越多,患病风险越高,但理论上,糖尿病代际遗传的概率不会发生变化。这其中,主要还是肥胖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对糖尿病发病起到了很大促进作用。”两位专家强调,遗传因素好比“种子”,而环境因素就是“土壤”。

共同的饮食偏好。李强说,家中有一个人口味偏甜或油腻,饮食上就会出现偏向性。如果家中有人偏好油炸、高糖食品或碳酸饮料等,其他人也难免摄入过多的糖和油脂,患糖尿病的风险随之增加。有些人虽然看起来不胖,但因为与家人长期一起吃高糖、高脂食物,也容易发生腹型肥胖,引起胰岛素抵抗和血糖升高等代谢紊乱问题。另外,家人的饮食观念也相互影响,尤其是同一屋檐下的夫妻之间和父母子女之间。例如,“喜欢就多吃、不喜欢就不吃”这种错误饮食观念会驱使家人出现饮食不规律、偏食等不健康饮食行为,进而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相似的运动习惯。缺乏运动是糖尿病发病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如今人们在工作中,甚至上下班路上,大多都处于“坐”的状态,运动时间集中在回家后。如果家人都没有规律运动的习惯,回到家只是吃饭、看电视等,那么其他家庭成员也很难坚持运动。

不良家庭氛围。近年来,长期情绪不良以及生活和工作压力也成为糖尿病的一大诱因。一篇发表在《自然神经科学》杂志上的研究指出,压力和不良情绪都是会“传染”的,伴侣的压力会像自己的压力一样扰乱大脑。如果家人经常有压力大、抑郁等情绪,或是夫妻间经常吵架,共同生活的其他家庭成员很容易受到这种不良氛围的影响。另外,共同生活的人也具有相似的作息时间,睡眠少于6小时或多于8小时,以及睡眠质量差都会影响糖代谢,家中有人作息不规律,也会提高家族聚集性糖尿病出现的风险。

如何掐断这种传播

专家们表示,糖尿病在遗传上只是提供了一个患病风险增加的机会,所以,糖尿病患者不要过于担心“传染”家人;糖尿病患者家属只要积极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就不一定会患病;反而是那些家中无糖尿病史、生活方式不健康的人,很可能成为新的糖尿病“一代”。建议一般人群在40岁开始就要重视每年检测血糖;配偶、直系长辈或者家族中有多人患糖尿病的人群,最好提早约10年(30岁左右)开始进行检测血糖。此外,肥胖或超重、脂质异常血症、高血压、高尿酸血症等都是糖尿病的“预警信号”,其发病会大大增加糖尿病发病风险。尤其是肥胖问题,要密切注意腹型肥胖的发生。

叶山东介绍,糖尿病预防的总体原则是“五个一点”:多懂一点(糖尿病知识);少吃一点;多动一点;放松一点;必要时,药用一点(如糖尿病前期)。以家庭为单位(尤其是家中已有糖尿病患者的家庭)来进行预防,不仅能有效减少糖尿病发生,还能延缓,甚至避免糖尿病患者出现其他并发症。专家们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

改变“不良家族习惯”。有糖尿病患者的家庭要注意控制饮食,可参照“地中海饮食”,以鱼肉、家禽等白肉为主要蛋白质来源,一周吃4~7个鸡蛋,多吃蔬果,主食以粗粮为主,少吃加工类肉制品,烹饪用油以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橄榄油等为主,多食低脂乳制品。另外,每天要规律性地运动30~60分钟。有氧运动可消耗热卡,合并抗阻运动可增加肌肉含量,有利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预防糖尿病。

不要随意把坏情绪丢给家人。家人要经常一起运动、做健康美食、郊游、娱乐等,这样不仅可以增进感情,还能帮助情绪不佳的家人放松心情。夫妻、亲子之间要多沟通,关心彼此的心理健康,尽量避免生闷气、发脾气等影响家庭氛围的情况。

尽早学习糖尿病相关知识。家人要共同学习糖尿病预防、识别早期症状及如何控糖等相关知识,提高健康素养,有助于在健康生活方式上达成共识,并相互督促,尤其要培养好下一代的健康习惯。






 相关新闻

 心理健康应列入“生命九要素”  2024/3/29
 世卫组织:2023年全球报告霍乱病例超70万例  2024/3/21
 甘肃“天水麻辣烫”火爆了!营养师教你在家也能做同款  2024/3/19
 新指南:建议老人长期补充B族维生素,好处很惊人  2024/3/14
 新研究:水果做成“干”,痴呆风险高出4倍  2024/3/1
 在降血压这件事上,太极拳比其他有氧运动效果更好  2024/2/22
 2024年春节健康提示  2024/2/8
 车厘子吃多了会拉肚子?营养专家提醒:水果有个推荐摄入量  2024/2/4
 贾玲减重100斤,营养专家:她面临一个新挑战  2024/1/23
 感染后比新冠还难受?“中招”乙流该怎么做?  2024/1/17

CopyRight © 六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地址:六安市皋城中路 邮编:237000
E-mail:lacdc@foxmail.com
总计访问人次:
4126251
在线人数: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