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爱卫办日前下发《2009年农村改水改厕项目技术方案》。《技术方案》要求,无害化卫生厕所的厕屋要入户进院,有条件的地区和北方高寒地区应提倡入户(室)。化粪池所选位置应确保安全,禁止在水体周边建造厕所,禁止粪液直接排入水体。
卫生厕所六选一
农村改水改厕项目是2009年国家新医改启动的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之一。《技术方案》要求,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建造,应因地制宜地从全国爱卫办推荐的三格化粪池式、双瓮漏斗式、三联式沼气池式、粪尿分集式、完整下水道水冲式、双坑交替式等6种类型厕所中选择。中央资金补助支持的地下部分应包括贮粪池、便器、厕屋地面。
各地区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地形地貌、农业生产方式、生活习惯、经济条件和民俗,合理选择确定无害化卫生厕所的类型与实施技术。习惯于应用液态粪肥的地区则可修建双瓮漏斗式、三格化粪池式厕所;在干旱缺水地区宜选择修建粪尿分集式厕所;饲养畜、禽及具有一定储量秸秆的农户可选择三联通沼气池式厕所。北方高寒地区不得修建深坑防冻式厕所替代任何一种无害化卫生厕所类型,不得以双格式厕所代替双瓮漏斗式或三格化粪池式厕所。
要选正规厂家的合格产品
建造厕所的材料,各地必须严格把关,选择的产品与建造材料,必须是正规生产厂家的合格产品,耐用、易于卫生清洁。便器首选白色陶瓷制品。较大批量实际应用的建造材料,应保留相关厂家资质、产品合格证明等复印件。
为保证粪便无害化效果能达到卫生要求,三格化粪池的有效容积不小于1.5立方米; 三联通沼气池式厕所要把建厕与建池工作同步进行,进粪(料)口与出粪(料)口应有盖,人、畜粪便均不得裸露。在血吸虫病流行区域、肠道寄生虫病、肠道传染病高发区,不采用可随时抽取沼液(手动随意出料)、沼液随意溢流排放、污泥电动泵进行回流搅拌或底层出料的设计模式。粪尿分集式厕所贮粪池的容积不小于0.8立方米。寒冷地区粪尿分集式便器的排尿口内径大于5厘米。三格化粪池的第一池、双瓮漏斗式厕所贮粪池的前瓮,应在恰当的部位安装排气管,有利于改善厕室内的卫生状况并保障厕所的安全应用。厕坑应使用便器,避免粪便裸露。建好新厕的地区,应及时将旧厕封填,防止农户继续使用。新建卫生厕所要加强卫生管理,达到干净、清洁的要求。
每年监测两次饮用水水质
在改水方面,《技术方案》提出,要对全国30个省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3万处已建成的集中式农村饮水工程进行抽样监测,由各级爱卫办(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卫生监测工作的管理,并组织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具体实施。
监测内容包括,工程建设和营运时间、投资情况、水源类型、水处理方式、消毒情况、供水范围、覆盖人口、投资情况;病区县乡、工程名称、病区类型、覆盖病区村(乡)、覆盖病区村(乡)人口、覆盖率等。
每个监测点一年分枯水期和丰水期各检测1次,每次采集出厂水、末梢水水样各1份,当发生影响水质的突发事件时,对受影响的供水单位增加检测频率。监测指标主要有: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包括色度、浑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pH、铁、锰、氯化物等;毒理学指标包括砷、氟化物、硝酸盐;细菌学指标,包括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与消毒有关的指标包括游离余氯、臭氧、二氧化氯等。
《技术方案》强调,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资料属于国家健康危害因素监测系统的一部分,未取得主管卫生行政部门的许可,不得擅自公布或发表监测信息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