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卫生部通报2009年全国公共卫生重点监督检查情况,重点监督检查内容包括职业卫生、医疗机构放射防护、生活饮用水卫生、消毒产品、涉及生活饮用水化学水处理剂、公共场所卫生、传染病防治监督等7个方面。卫生部要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针对去年在检查中发现的重点问题,今年要进一步加强监管。
仅三成劳动者离岗体检
2009年职业卫生重点监督检查结果提示,进行离岗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比例仅为31.0%,这也成为当前劳动者健康保护和自我维权困难的主要原因。
通报说,2009年度劳动者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率分别为62.0%、58.4%、31.0%,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建档率为59.8%。2009年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除西藏自治区外)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上报125231家用人单位存在粉尘、铅、镉、有机溶剂等职业病危害,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达到9128658名。其中只有61.9%的用人单位设立了职业卫生管理机构,63.4%的用人单位建立了职业卫生管理制度,56.1%的用人单位制定了职业健康监护计划。同时,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审核率、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审查率和竣工验收率分别为36.8%、31.8%和42.5%,较2008年均有所下降。因此,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管理水平与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要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职业健康监护等工作不到位问题突出。
近三成放疗设备无证上岗
2009年医疗机构放射防护重点监督检查情况显示,近三成放射诊疗设备无证上岗,且全国放射诊疗设备分布严重不均。
通报显示,与2008年相比,全国放射诊疗设备许可证持证率由61.9%提高到70.4%,但仍有5个省发证率不足50%;放射工作人员持证率由62.7%提高到82.5%;开展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率由46.5%提高到59.3%,控制效果评价率由49.2%提高到66.2%。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开展X射线影像诊断的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持证率、个人剂量监测率和健康体检率较低;放射防护检测技术服务机构数量和能力不足等。全国平均每个区县有30台放射诊疗设备,但这些设备主要分布在北京、辽宁、上海、江苏等地,其中北京每个区县平均达164台,上海平均达145台。山西、青海、新疆等地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新疆每个区县不足5台。
据统计,2009年全国开展放射诊疗活动的医疗机构有5万余家;有放射诊疗设备近7.8万台;共使用2500多枚密封放射源,其中近八成为钴-60放射源。
近九成不合格饮用水化学水处理剂“涉铅”
2009年,在抽检的470个涉及生活饮用水化学水处理剂产品中,有89.8%的检测不合格产品检出铅超标。
抽检发现,pH调节剂、助凝剂、灭藻剂等涉及生活饮用水化学水处理剂不合格率较高,80个不合格产品中31个产品因无有效卫生许可批件被查处,49个产品是由于检测不合格,检测不合格产品中有44个产品涉及铅超标。此外,汞超标6个,砷超标5个,铬超标2个,镉超标1个,丙烯酰胺超标1个。
消毒产品存在三方面问题
2009年全国消毒产品抽检结果显示,食具消毒柜、戊二醛类消毒剂抽检合格率较高,抗抑菌制剂、卫生湿巾和次氯酸钠类消毒剂合格率不高。
抽检显示,消毒产品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一是膏霜剂型抗抑菌制剂违规添加抗生素和激素现象较为普遍,抗抑菌制剂标签说明书存在较多问题,违规标注宣传疗效内容现象较为普遍。二是卫生湿巾对微生物的杀灭效果低于国家标准。三是按规范生产经营的次氯酸钠类消毒剂产品中有相当一部分不能提供卫生安全评价报告。
具体抽检结果为:卫生湿巾抽检79个样品中15个不合格,不合格率为19.0%;抗抑菌制剂抽检81个样品中30个检出抗生素或激素,检出率达37.0%;次氯酸钠消毒剂抽检的80个样品中21个不合格,不合格率为26.2%;戊二醛类消毒剂的61个抽检样品中7个不合格,不合格率为11.5%;食具消毒柜抽检的23个样品中2个样品标签、说明书不合格,不合格率为8.7%。
农村和学校饮用水安全堪忧
2009年生活饮用水卫生重点监督检查结果显示,农村和学校饮用水安全存在较大隐患。其中,农村乡镇仅有62.2%的水厂持有卫生许可证,城市学校自备供水点中持有卫生许可证的比例是66.3%,而在农村该比例仅为34.1%。(下转第3版)(上接第1版)
2009年,各级卫生监督部门共检查供水单位58827家,其中市政供水厂卫生情况良好,地级市市政水厂持有卫生许可证的占98.8%,县(市)政府所在地市政水厂持有卫生许可证的占94.1%。但是县(市)政府所在地以外的乡镇水厂供水存在很大隐患,37.8%的供水单位未取得卫生许可证,76.5%未设置水质检验室,44.9%消毒设施不能正常运转,33.8%缺乏水污染事件防范措施,60.7%未配备水质检验人员。此外,学校自备供水卫生问题也十分突出。1/3的城市学校和六成以上的农村学校自备供水点未取得卫生许可证,84.4%的城市学校和95.8%的农村学校自备供水点无水质检验室。
游泳池与集中空调成公共场所卫生主要隐患
2009年公共场所卫生重点监督检查,对全国6300户人工游泳池(馆)进行了池水水质抽检,指标完全合格的游泳池仅占抽检总数的66.8%。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尿素、浑浊度、余氯(池水、浸脚池水)5项检测指标中,池水余氯项目合格率最低,余氯含量达到78.3%;细菌总数合格率最高,细菌总数为1.6%。北京、上海和四川3省(市)共对辖区内104家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抽检,总体合格率为51.9%。被抽检单位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38.9%的空调冷却水检出嗜肺军团菌,10.9%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风管检出积尘超标。
医疗废物暂存设施问题较多
2009年传染病防治监督重点检查,着重对卫生机构医疗废物处理情况进行了抽查。通报显示,医疗废物的暂时贮存设施问题较多。其中,农村医疗机构和门诊部、诊所等基层机构问题更为突出。
通报显示,全国共检查采供血机构、各级各类医院、疾控机构、乡镇卫生院以及社区卫生服务站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6万余户。结果表明,在建立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方面,二级以上医院合格率最高,为99.1%,门诊部和诊所、卫生室等基层医疗机构较低,为86.0%。在设立专兼职管理部门和人员、有培训记录、有交接登记记录、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和分类包装、工作人员有防护措施等方面,二级以上医院普遍做得较好,各级疾控机构和采供血机构次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再次之,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门诊部、诊所等基层医疗机构问题稍多。在医疗废物暂存符合要求方面,采供血机构合格率最高,为93.3%;三级医院为92.7%;乡镇卫生院和门诊部、诊所等基层医疗机构只有60%。
通报指出,建立医疗废物处置中心是解决医疗废物处置问题的前提和关键。目前,有超过80%的三级医院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而其他医疗卫生机构均未超过70%,其中乡镇卫生院不足30%。
来源: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