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本次大会由中国工程院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定于2012年6月在上海举行,会期4天,会议规模约3000人,将邀请来自亚洲、欧美、大洋洲等地的国际著名专家与会。会议将就甲、乙、丙、丁、戊型肝炎、肝癌、肝病研究近三年的进展和展望等专题作报告并讨论,此外将设抗病毒耐药、联合治疗、共感染、中药治疗、肝病的内科、外科治疗及生物治疗等专题。
国际病毒性肝炎和肝病大会(ISVHLD)是每三年一届,轮流在北美,欧洲,亚太地区举行的国际肝病学大会。每次会议由世界知名专家组成的国际咨询委员会投票选出举办城市。第一届会议在1972年在三藩市举办,往后十二届在美国(华盛顿,纽约,休斯敦,阿达兰大),欧洲(巴黎,罗马,伦敦), 澳大利亚(悉尼),亚洲(东京)等地举行。
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闻玉梅教授说:“我国已经进入了肝炎、肝病方面的攻坚阶段,无论是从疫苗的研发、普及还是从抗病毒药物、干扰素等方面都亟待突破。本次大会将总结全球范围内的科学家近年来在肝病领域研究的进展,展示在传染病重大专项的推动下,中国‘十一五’期间在肝病防治领域取得的进步,甚至争取经费,邀请欠发达国家在肝病研究领域有建树的年轻科学家参会。”
大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闻玉梅说:“本次大会有三大特点。一是总结全球范围内的科学家近年来在肝病领域研究的进展;二是展示在传染病重大专项的推动下,中国‘十一五’期间在肝病防治领域取得的进步;三是对发展中国家开放,甚至争取经费,邀请欠发达国家在肝病研究领域有建树的年轻科学家参会。”
中国工程院院士庄辉在此间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通过采取接种乙肝疫苗等防治措施,我国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从1992年的9.75%降至2006年的7.18%,预计到2020年,这一数值将有望降至3%。
发布会上大会主席闻玉梅院士、大会秘书长袁正宏教授分别介绍了本届大会的情况和筹备进展。杨希忠、贾继东、金奇、侯金林等教授分别代表本届大会的支持及协办单位做了发言。来自澳大利亚的Stephen Locarnini教授,德国的Robert Thimme教授则代表大会国际咨询委员会致辞。与会专家学者认为,国际病毒性肝炎和肝病大会在中国的召开,为世界了解中国肝病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加强中国在该领域的国际交流提供了舞台。
国际病毒性肝炎和肝病大会(ISVHLD)是每三年一届,轮流在北美,欧洲,亚太地区举行的国际肝病学大会。每次会议由世界知名专家组成的国际咨询委员会投票选出举办城市。第一届会议在1972年在三藩市举办,往后十二届在美国(华盛顿,纽约,休斯敦,阿达兰大),欧洲(巴黎,罗马,伦敦),澳大利亚(悉尼),亚洲(东京)等地举行。
近日,记者从第14届国际病毒性肝炎和肝病大会(ISVHLD)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本届大会将由中国工程院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于2012年6月在上海举行。这是该会议自1972年开始举办以来首度光临发展中国家。
本次大会题目为“新进展、新挑战、新解答”,除了会有世界前沿的研究结果发表,还会有世界最顶级的专家从科研、临床和行政三方面总结肝病领域的进展和探讨往后的发展方向,为参会人员提供全面更新的科研信息和肝病的管理概念。本次会议的特点:世界各地每年都有不同形式的会议提供很多肝病信息和更新,本次大会的其中一个特点就是会把信息整合在一起,综合阐述近年的进展,以最大限度的解答现在面对的困难和往后的发展方向,以便于大家理解和应用。 同时大会早上设有Meet-the-Professor Breakfast 让大家可以跟世界顶级专家面对面的互动交流。
“ISVHLD是世界肝病领域头等重要的会议。中国科研人员近年来在肝病防控、尤其是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了突出成绩。”国际咨询委员会代表罗伯特·蒂姆说。
14届国际病毒性肝炎和肝病大会(ISVHLD)将于2012年6月22日——6月25日在中国上海举行,这是该会议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闻玉梅教授将担任本届大会主席。今天,本届大会的官方网站也已正式开通。
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上海医院闻玉梅教授说:“‘乙肝病毒携带者’也有可能转变成‘乙肝病人’,‘检查不检查’和‘歧视不歧视’是两回事。”闻玉梅院士认为,现在医院不再检查“乙肝表面抗原”,有点像“鸵鸟政策”,如果不检查也可能到最后查出患有肝癌。
据悉,该会是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大会通过设立奖项和补贴旅费来鼓励科研发展,特别是支持发展中国家的研究人员参会。会议期间,世界著名专家将从科研、临床和行政三方面总结肝病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为参会人员提供全面更新的科研信息和肝病管理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