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副部长 尹 力 狂犬病俗称“疯狗病”,是我国法定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共患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临床表现以恐水、畏光、吞咽困难、狂躁等为主要特征,是迄今为止人类唯一病死率高达100%的急性传染病。我国是受狂犬病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狂犬病暴露及其导致的死亡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近年来,针对严峻的狂犬病疫情,卫生部门与公安、农业、药品监管等部门密切配合,积极开展了各项防治工作。一是建立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卫生部和农业部建立了人畜共患病联防联控机制,进一步加强信息交流和防控合作。二是强化全国狂犬病监测工作,卫生部制定下发了《全国狂犬病监测方案(试行)》,明确了狂犬病监测工作的职责和监测内容,对狂犬病监测信息的收集、利用及保障措施提出了具体要求;建立并完善了全国狂犬病监测网络,在安徽、湖南、广西、贵州等省(区)建立了国家监测点,主动开展疫情监测工作。三是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技术指导,制订了《狂犬病暴露后处置工作规范(试行)》,对全国医疗卫生单位暴露后处置工作提出要求,不断加强对狂犬病防治专业人员的培训和指导。四是大力开展狂犬病防治知识宣传普及活动。各级卫生部门积极行动,组织开展“世界狂犬病日”等宣传活动,深入到农村和基层,重点宣传狂犬病的危害、犬只登记管理及人群暴露后处置常识,提高群众对狂犬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 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我国狂犬病疫情在经历连续10年的上升后出现了明显下降,防治工作取得明显进展。2008年报告病例数较2007年下降了25%。2009年1月~8月,报告病例数又比2008年同期下降了约8%。同时,应清醒地看到,我国狂犬病宿主动物数量庞大和免疫率低,一些人群暴露后得不到及时规范处置,这些因素会导致狂犬病疫情持续高发。此外,阻断狂犬病传播的各个环节也存在一些问题,亟需全面落实犬、猫等宿主动物的“管、免、灭”和人群暴露后处置的综合防治措施。 根据有关国家成功控制狂犬病的经验,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倡议,到2020年消除人间狂犬病。我国距此倡议目标还有大量工作要做。今后,卫生部将继续落实各项防治措施,重点开展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完善相关法规。积极配合有关地方制定、修改相关地方性法规,规范犬类管理。同时,积极组织修订《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进一步明确狂犬病等人畜共患病的防治措施,建立狂犬病防治的长效机制。二是规范各地狂犬病防治工作。根据近年疫情形势变化及防治技术的发展,组织开展专项调查,积极修订《狂犬病防治手册》,并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的培训。三是提高狂犬病暴露后处置服务能力。组织修订狂犬病暴露后处置工作规范,进一步明确狂犬病预防处置机构和人员的相关规定;不断完善全国疫苗预防接种点布局,提高贫困居民和农民的狂犬病暴露后处置服务能力;规范狂犬病暴露后伤口处理、疫苗接种和免疫制剂注射等处置工作。四是普及狂犬病的防治知识。通过发布《中国狂犬病防治现状》,开展“世界狂犬病日”等宣传活动以及其他不同的形式,动员全社会,共同关注狂犬病防治工作,普及狂犬病防治知识,提升群众自我防护意识。 值此“世界狂犬病日”之际,我们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狂犬病防治工作,动员和整合各方力量,预防人间狂犬病,控制动物狂犬病。我们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狂犬病一定能得到有效控制,狂犬病流行必将成为历史。
摘自:健康报
皖公网安备:341501020000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