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科学家与来自国内、新加坡和美国的研究人员合作,进行了首次基于大规模人群和全基因组水平的散发性鼻咽癌易感基因筛查研究,发现了3个新的易感基因位点,同时进一步确认了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与鼻咽癌发病风险的相关性。该项成果5月31日发表于国际顶级杂志《自然遗传学》上,并被作为研究亮点进行推荐。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曾益新院士指出,这一研究成果使科学家在阐明鼻咽癌遗传学发病机理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并为研制预测鼻咽癌发病风险的基因芯片、提高鼻咽癌的早诊率打下了基础。
我国是世界上鼻咽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华南地区尤其是广东及其邻近地区又是国内鼻咽癌高发区。曾益新团队长期致力于鼻咽癌易感基因及其致病机理的研究。自2002年发现家族性鼻咽癌易感基因后,他们又于2005年确定了散发性鼻咽癌的遗传模式,提出鼻咽癌的发病是多基因、多步骤作用的结果。曾益新指出,散发性鼻咽癌比家族性鼻咽癌更常见,约占鼻咽癌病人的90%。基于此,他带领的团队自2005年开始,与新加坡基因组研究中心刘建军博士等合作,启动散发鼻咽癌人群的易感基因筛查工作。
研究人员对来自华南地区的5000名鼻咽癌患者和5000名健康人进行了分组对照研究,发现人类白细胞抗原和其他3个基因(TNFRSF19,MDSI-EVI1和CDKN2A/2B)是鼻咽癌的易感基因,能显著影响鼻咽癌的发病风险。研究人员进一步肯定了HLA基因与鼻咽癌发病风险的重要相关性,同时指出,鉴于这些易感基因都与白血病相关,鼻咽癌与白血病的发病机制可能有类似的机理。这些发现将有助于科学家进一步探索鼻咽癌发病的地域性,以及阐明鼻咽癌的发病分子机理。
该研究主要完成人贝锦新博士介绍,新加坡科学家提出了世界大部分鼻咽癌起源于“百越”部族的科学假说。研究人员将就这一假说展开研究,以追踪鼻咽癌易感人群的“源头”。
来源: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