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26日公布《食用盐碘含量(征求意见稿)》,拟降低食盐碘含量的上限值。日前,“标准”的主要研制人、卫生部碘缺乏病专家咨询组组长陈祖培,回答了公众的一些疑问。
补碘“大于适宜量”无危害 面对“21个省份补碘过量”的质疑,陈祖培表示,《食用盐碘含量》编制说明是指碘过量的5个省“食盐碘含量偏高”,并非指全国,全国属于可接受水平。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普通人群碘营养水平适宜标准为尿碘中位数在100微克/升~200微克/升之间。
他说,尿碘处于“大于适宜水平”,是指尿碘中位数在200微克/升~300微克/升之间,这指的是补碘充足,并非过量;无论是“适宜”和“大于适宜”都是可接受的范围,对人体没有危害,并不是说“大于适宜”就是补碘过量。
“口重”食盐多易致碘超标 陈祖培说,近些年的监测表明,公众拿到厨房中的盐中碘含量,保持在30毫克/千克左右。
同时全国也确实有些地方,因为“口重”食盐量大,引起碘摄入量高的情况,而有些地区,孕妇却有缺碘的问题,所以此次对食盐中碘含量拟采取动态调整的原则,规定了20毫克/千克~30毫克/千克的平均值。
“20毫克/千克是能满足高碘地区补碘需要的,30毫克/千克与现在水平相当,对适宜地区补碘也不会有影响。”陈祖培说。
“科学补碘”决定了还会调 “食盐碘含量的动态调整是正常的。”陈祖培说,多年来,我国已对食盐碘含量进行过三次调整,这次将是第四次调整,以后再进行调整依然还有可能,但是每次调整都要基于全国的监测数据。
他说,当前我国提出控盐策略,盐摄入量减少,碘摄入量也将随之减少,因此以后还有可能再提高食盐的碘含量。基于科学数据的动态调整正是“科学补碘”的要义之一。
碘过量“不影响大部分人健康” 陈祖培说,碘过量对95%甚至是98%的人都是安全的,但是会对一些有甲状腺疾病的人有危害,比如有甲亢的人,吃碘多的话,对他们的病情会加重。这部分人占总人口的2%,按照13亿人算,也就是2300万人。陈祖培解释称,这些甲状腺疾病的人,不是不能吃碘,而是不能多吃,只有极少数的人吃多了碘,会出现问题,而“多”的界定标准定在尿碘超过300微克。
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