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
关于2025年宣传品采购(二次)
关于艾滋病性病宣传视频询价结果公
六安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及新冠变异
关于艾滋病性病宣传视频询价采购公
关于地方病防治试剂采购项目评审结
关于食品风险监测试剂采购项目评审
关于地方病防治试剂采购项目的询价
关于食品风险监测试剂采购项目的询
六安市疾控中心2025年度试剂耗
HIV核酸检测试剂盒采购单一来源
健康教育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六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健康教育 > 健康常识 > 健康教育
卫生部关注“性早熟”
信息来源自: 六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发布时间:2010/8/10
阅读次数:1747

专家:未有证据表明奶粉致婴儿“性早熟”
 
  近日,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对媒体称,目前,卫生部已注意有关“家长质疑奶粉导致婴儿性早熟”的报道,并已对此事进行关注。
 
  无证据表明奶粉致婴儿性早熟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认为,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奶粉导致婴幼儿性早熟。他说,导致性早熟的原因非常复杂,现有的样本量很难将奶粉与性早熟之间做出因果关系的判断。“这与当年三聚氰胺的状况不同,三聚氰胺奶粉调查前,仅甘肃一个地方,就报告几百例婴幼儿食用奶粉后的异常状况。”陈君石说。
 
  若有激素可能来自产奶环节  长期关注食品安全问题的政协委员冯平认为,在奶粉生产环节添加激素的可能性不大。此观点得到了中国奶业协会理事王丁棉的认同:“奶企业在产品中添加激素,对企业是一点商业价值都没有。”王丁棉认为,激素是不允许添加到奶粉中的,这已有明文规定,虽然激素能用仪器检测出来,但是现时还不是必检项目。他怀疑如果牛奶遭激素污染,可能来源于产奶环节,问题可能出在养殖环境,厂家应该对奶源进行彻底检验。
 
  王丁棉分析说,在对奶牛安胎时,可能使用到激素,另外在奶牛繁殖上,比如奶牛的配种环节也可能使用到激素。
 
  激素检测是国内奶粉业盲区  王丁棉认为,对激素的检测、监控是国内奶粉业的一个盲区。“激素出现,主要问题在于奶源供应,但生产商和监管部门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侯彩云介绍,按照现在的奶粉国家标准,激素这一项是没有纳入检测范围的,这应该是属于药物类的检测。据介绍,国家标准对奶粉主要是做一些常规指标的检测,检测其奶粉里应该含有的物质,而激素并不属于这些项目。因此国家质检机构无法对奶粉进行激素检测。《新京报》2010.08.09吴鹏 魏铭言 廖爱玲文
  
新闻背景
 
  8月5日,《健康时报》在“女婴早熟谁之祸”中,披露3个女婴“性早熟”:****开始发育,雌激素水平竟已达到成年女性的水平!对此,她们的家长怀疑孩子长期喝的某一品牌的奶粉是罪魁祸首。
 




 相关新闻

 帕金森病增速太快  2025/5/8
 2025年五一假期健康风险提示  2025/4/29
 城市建设要考虑血压  2025/4/28
 早筛先行 防治并重-上消化道癌你了解吗?  2025/4/15
 慢病喜欢合伙伤人  2025/3/14
 多款疫苗大幅降价  2025/2/24
 2025年1月健康风险提示  2025/1/15
 老人的胃经不起折腾  2024/12/25
 IF=59!四川大学李为民等团队提出了一个分类驱动的中国肺结节报告和数据系统,助力临床检查  2024/10/8
 亚洲心血管病增得太快  2024/9/5

CopyRight © 六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地址:六安市皋城中路 邮编:237000
E-mail:lacdc@foxmail.com
总计访问人次:
5449146
在线人数: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