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未有证据表明奶粉致婴儿“性早熟”
近日,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对媒体称,目前,卫生部已注意有关“家长质疑奶粉导致婴儿性早熟”的报道,并已对此事进行关注。
无证据表明奶粉致婴儿性早熟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认为,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奶粉导致婴幼儿性早熟。他说,导致性早熟的原因非常复杂,现有的样本量很难将奶粉与性早熟之间做出因果关系的判断。“这与当年三聚氰胺的状况不同,三聚氰胺奶粉调查前,仅甘肃一个地方,就报告几百例婴幼儿食用奶粉后的异常状况。”陈君石说。
若有激素可能来自产奶环节 长期关注食品安全问题的政协委员冯平认为,在奶粉生产环节添加激素的可能性不大。此观点得到了中国奶业协会理事王丁棉的认同:“奶企业在产品中添加激素,对企业是一点商业价值都没有。”王丁棉认为,激素是不允许添加到奶粉中的,这已有明文规定,虽然激素能用仪器检测出来,但是现时还不是必检项目。他怀疑如果牛奶遭激素污染,可能来源于产奶环节,问题可能出在养殖环境,厂家应该对奶源进行彻底检验。
王丁棉分析说,在对奶牛安胎时,可能使用到激素,另外在奶牛繁殖上,比如奶牛的配种环节也可能使用到激素。
激素检测是国内奶粉业盲区 王丁棉认为,对激素的检测、监控是国内奶粉业的一个盲区。“激素出现,主要问题在于奶源供应,但生产商和监管部门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侯彩云介绍,按照现在的奶粉国家标准,激素这一项是没有纳入检测范围的,这应该是属于药物类的检测。据介绍,国家标准对奶粉主要是做一些常规指标的检测,检测其奶粉里应该含有的物质,而激素并不属于这些项目。因此国家质检机构无法对奶粉进行激素检测。《新京报》2010.08.09吴鹏 魏铭言 廖爱玲文
新闻背景
8月5日,《健康时报》在“女婴早熟谁之祸”中,披露3个女婴“性早熟”:****开始发育,雌激素水平竟已达到成年女性的水平!对此,她们的家长怀疑孩子长期喝的某一品牌的奶粉是罪魁祸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