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需要“降降温”
“低温养生,并不能简单理解为降低人体温度,而是以降低细胞代谢速度,进而达到延缓衰老的目的。寒冷使细胞分裂慢,新陈代谢也慢,所以衰老来得晚,寿命自然长。”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教授杨力这样解释。
中医养生名家、京城四大名医孔伯华中医世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孔令谦说,相对中医主张的悠闲与恬淡生活,当下都市生活中的压力,也可说是一种燥热。就如同一个开关,你来回开关次数多了,寿命自然变短。人类生命活动是遵循能量的消耗规律而运动的,消耗越快,寿命越短;而低温养生则能调控“生命能”的消耗速度,使其慢些再慢些,寿命便可随之延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顾问、中医药文化分会秘书长温长路认为,现代都市人群因精神压力过大、熬夜以及过食肥甘厚味等诸多原因,造成都市人群体质大都以内热为多,尤以阴虚内热者更为常见。内热、火旺成为许多都市人的体征,也成为百病之源。低温养生则能培养更为合理的生活习惯,从而达到平衡阴阳、调节身心的作用。
吃鱼虾、挂薄窗帘、用竹家具
那如何才能做到低温养生呢?要从饮食、环境、睡眠、运动等四个方面着手。
从饮食着手 1.低温烹调。低温烹调能减少高温烹饪时致癌物出现的几率,又最大限度地保存了食物中的养分,可谓一举两得。2.少吃偏热的食物,适当吃些凉性食物做调节。麻辣烫、火锅等现代人爱吃的食物会给秋燥“火上浇油”,凉性食物有助于身体气息平衡,去除燥热,比如水鸭、鱼虾等体温偏低的肉类食物,稻、藕、笋等水生植物,大白菜、萝卜等蔬菜,冬菇、蘑菇等背阴处生长的菇类,冬枣、苹果等秋冬季成熟的水果,可起到滋阴润肺的作用。3.饭吃八分饱。进食越多,产生的热量也越多,易使体温升高。
从睡眠着手 1.睡个“低温觉”。我们的体温并非恒定不变,而是处于动态变化之中。晚间9~11点开始下降,凌晨1~3点降到低谷,清晨8点左右开始缓慢上升,晚餐后(晚7~9点)达到顶峰。(下转1、8版中缝)(上接第1版)
因此夜间睡眠是低温养生的好时机。必须杜绝熬夜,每晚要确保7~8个小时的睡眠,切忌夜生活过度,甚至通宵达旦地疯玩。2.避免“光压力”。在灯光中入睡会导致体温上升,使人体产生“光压力”,影响正常代谢功能,因此最好在黑暗的环境中入睡。
从环境着手 1.多接近绿色植物。室外多栽种树木与绿色攀爬植物,如绿萝、爬墙虎、金银花和瓜豆类植物,室内可摆放吊兰、水仙、茉莉等盆花或盆景,以降低环境的温度。比较起来,植物蒸腾吸收热量的贡献大于树木遮挡太阳辐射所减少的热量,“双管齐下”效果更好。2.弃用厚重的窗帘。换成薄些的、看起来淡雅清爽的轻纱或者棉质窗帘。3.家具也降温。多采用造型简洁、色调偏冷的藤、竹、木制品,达到吸收部分热量的目的,发挥辅助降温作用。4.尝试冷光灯。在保证必需的阅读亮度的前提下,不妨多用局部照明的台灯、落地灯,或用低瓦数的冷光灯替换暖光灯。不仅省电,而且可以营造出更为凉爽的氛围。
从运动着手 1.来一场自然之旅。多到河湖、高山、森林、峡谷等处做深呼吸。这样可以更多地采吸自然阴气,以收滋阴之功。2.常温沐浴。平时洗澡时,无论盆浴或淋浴,水温不必高,桑拿时房间的温度也不宜过高。温泉有滋润身体之功效,但不宜长期频繁浸泡热温泉。3.多做瑜伽、普拉提、太极拳等慢运动。游泳也是值得推荐的好运动,因为在水中消耗的热量要明显高于陆地,降温效果会更好一些。
最后,温长路说,低温养生是个综合的概念,不能简单理解成一味的贪凉。
来源:生命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