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
关于2025年宣传品采购(二次)
关于艾滋病性病宣传视频询价结果公
六安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及新冠变异
关于艾滋病性病宣传视频询价采购公
关于地方病防治试剂采购项目评审结
关于食品风险监测试剂采购项目评审
关于地方病防治试剂采购项目的询价
关于食品风险监测试剂采购项目的询
六安市疾控中心2025年度试剂耗
HIV核酸检测试剂盒采购单一来源
健康教育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六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健康教育 > 健康常识 > 健康教育
孩子掉进添加剂包围圈
信息来源自: 六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发布时间:2011/6/7
阅读次数:1691

     3袋小食品竟含有25种添加剂

  下课铃声一响,成群的孩子争先恐后地跑出校门,其中有一半都涌向了张师傅开的小食品店。5月27日,记者在北京海淀区某小学门前看到,放学后几乎每个孩子手里都拿着小零食。与严肃的学校相比,小卖部仿佛一个童话世界。大罐子里插着五颜六色的棒棒糖,货架上堆着包装鲜艳的膨化食品、干脆面等。记者请张师傅拿了三种孩子们最爱买的零食:番茄味的“乐事”膨化食品、日式牛排味“奇多”粟米粒、“口力”小披萨橡皮糖。

  记者刚打开“奇多”粟米粒的袋口,一股浓郁的牛肉味扑鼻而来,但在食品配料表中,并没有看到任何和牛肉有关的成分,只有“日式牛排味调味料”几个字,它是由白砂糖、淀粉、食品添加剂,包括谷氨酸钠、焦糖色、食用香料、二氧化硅、阿斯巴甜(含苯丙氨酸)等成分调和而成的。记者数了数,在这三种食品中,共包含25种添加剂。尤其是小披萨橡皮糖里,配料表中仅着色剂一项里,就包含了柠檬黄、诱惑红等6种。

  据了解,市面上的儿童食品基本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正规厂家生产,符合国家标准的食品;另一类是“山寨品”,大多隐藏在学校附近小店及广大农村地区的“三无”小食品。广西营养学会副理事长马力平教授表示,正规产品添加剂基本在国家标准范围之内,但长时间、大剂量地吃也会对身体造成累积的隐形伤害,而那些没有质量监督的“三无产品”,甚至会用面制品加大量添加剂冒充肉制品,最值得担忧。

  祸害儿童食品的五大“元凶”

  “看着漂亮、闻起来香,孩子们才喜欢,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商家往往会使用更多的添加剂。但过量食用添加剂对孩子的身体、骨骼、神经系统乃至智力发育都会有影响。”马力平教授表示,家长要特别留意以下5种添加剂,特别是“山寨品”基本都会用到。

  鲜艳的“外衣”——人工合成色素。零食、果味汽水、糖果,甚至肉类食物,都可能被加入色素。由于天然色素价格高、着色能力差,商家一般选择人工合成色素。它在提炼过程中会混入苯胺、砷等化学物质,具有不同程度的毒性。由于儿童肝脏解毒功能和肾脏排泄功能不够健全,容易导致慢性中毒。长期食用含有色素的食物,还可能引起代谢紊乱。(下转1、8版中缝)(上接第1版)科学证明,儿童多动症和过激行为,也与长期进食含合成色素的食品有关。

  香味的诱惑——增香剂。打开包装袋,香味迎面扑来。卤制食品和香辣食品通常通过香味勾起人们的食欲。马力平表示,虽然还不清楚增香剂具体成分,但肯定由多种添加剂人工合成。也许在短时间内不会对人体造成明显伤害,但对孩子长期的影响值得关注。

  人造的甜蜜——阿斯巴甜。它是一种人造的糖替代品,比蔗糖甜200倍,被作为增甜剂广泛用于风味酸奶、水果罐头、八宝粥、果冻等儿童食品中。有研究认为,它会引发多种健康担忧,如导致癌症、癫痫、头痛以及影响智力等。

  不坏的法宝——防腐剂。苯甲酸、苯甲酸钠等都具有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保质期的功能。它已经被欧盟儿童保护集团确认为不应该用于儿童食品中,特别是过量使用。

  美味熟肉背后——亚硝酸盐、甲醛。香肠等袋装熟食肉制品,往往都含有亚硝酸盐,它主要起到着色和防腐的作用。也有不少商贩用甲醛来泡制食物,起到防腐、灭菌的目的。大量食用亚硝酸盐,不但会引起急性食物中毒,也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除了以上5种,马力平强调,膨松剂、增味剂、酸味剂、香料等都是儿童食品中常见的添加剂。虽然在国家规定范围内使用添加剂并不违法,但对于儿童来说,“加得越少越好,离得越远越好”。

  据了解,目前滥用食品添加剂的现象比较严重,究其原因还是重视程度不够。马力平教授希望国家“应该为儿童食品单独立法,其安全标准必须比成年人高。”

  除了法律法规上的完善,最重要的是让家长和孩子一起意识到天然食物的重要性。

  来源:生命时报   





 相关新闻

 帕金森病增速太快  2025/5/8
 2025年五一假期健康风险提示  2025/4/29
 城市建设要考虑血压  2025/4/28
 早筛先行 防治并重-上消化道癌你了解吗?  2025/4/15
 慢病喜欢合伙伤人  2025/3/14
 多款疫苗大幅降价  2025/2/24
 2025年1月健康风险提示  2025/1/15
 老人的胃经不起折腾  2024/12/25
 IF=59!四川大学李为民等团队提出了一个分类驱动的中国肺结节报告和数据系统,助力临床检查  2024/10/8
 亚洲心血管病增得太快  2024/9/5

CopyRight © 六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地址:六安市皋城中路 邮编:237000
E-mail:lacdc@foxmail.com
总计访问人次:
5447569
在线人数: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