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上海儿童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 董晓艳
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虞晔
近期,国内多地出现患支原体肺炎患儿数量明显增加。多地疾控中心也发布提示,让大家重点防控肺炎支原体感染。#支原体肺炎#话题随即登上热搜,引起广大网友热议。那么“支原体肺炎”究竟是啥?与新冠有何区别?易感人群有哪些?生活中又该如何防范?针对大众的这些疑虑,“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了上海儿童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董晓艳,为大家进行权威解答。
1.“支原体肺炎”究竟是啥?与新冠有何区别?
肺炎支原体属于非典型病原体,它既不是病毒,也不是细菌,是大小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一个微生物。支原体肺炎指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可以累及支气管、细支气管、肺泡和肺间质。肺炎支原体肺炎一般都有区域、季节发病情况不同的特点,北方以秋冬季明显,南方春夏多见。肺炎支原体导致的肺炎与新冠病毒所致肺炎并不相同,新冠病毒肺炎是病毒感染导致的,其传染性更强,所以二者在感染传播和临床表现有所不同。
2.感染后有何症状?
肺炎支原体肺炎轻症和其他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相似,主要表现为咳嗽、发热,以及鼻塞、流涕、咽痛等。 如果持续高烧5天以上,就需要警惕是否演变为重症。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除了包括有肺实变等肺部症状外,也可影响支气管,出现有塑形性支气管炎并发症,以及胸腔积液,严重时会因为肺血管的病变导致肺栓塞。此外,肺炎支原体肺炎还可能引起身体其他系统的表现,如肝功能受损、皮疹如多形红斑等皮肤症状,还可能出现血液系统的疾病如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等等。
3.重症会不会出现“白肺”?
“白肺”实际上是影像学中的一个口语化表述,正常组织的肺组织中有很多肺泡,肺泡中填充了空气,在X光和CT扫描下显像是黑影。当肺部有炎性渗出、病变时,X光显像就变成了“白色”。新冠引发的“白肺”主要因为呼吸窘迫综合征而导致双肺弥漫性病变,肺和周围组织气体交换有困难,会有呼吸困难的表现,往往需要紧急抢救。而支原体肺炎患者,虽然肺部影像上也显示有一片“白色”,专业术语称之为肺部密度增高影,但这是肺部的炎症实变造成的。往往由于肺炎支原体引起的黏液栓堵塞了支气管,气体不能到肺泡,影响了肺通气,一旦解除了气道堵塞就会好转,这个和新冠引发的“白肺”是不同概念。
4.传播力有多强?易感人群有哪些?
肺炎支原体感染经过飞沫传播和直接接触传播,主要感染呼吸道,但并非法定传染病,传染性较新冠与流感弱得多,不会像新冠那样引起广泛的社会传播。支原体肺炎有儿童易感的特点,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更为多见,这些儿童存在小范围的交叉感染、传播的问题。
5.为何今年感觉肺炎支原体感染严重?
肺炎支原体感染每3-5年会呈周期性流行。从门诊情况看,全年都有就诊患者,一般冬春季是相对集中的发病时间。
6.临床上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手段?
临床上治疗首选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阿奇霉素。如果患儿出现过强的免疫炎性反应,要考虑采用激素类药物抗炎。治疗重症及危重症有条件应转专科医院住院治疗,可以有更多的治疗手段及支持方式。
7.有疫苗可接种吗?明明打了肺炎疫苗,怎么还得支原体肺炎?
目前,肺炎支原体肺炎没有针对性的疫苗来预防。现有肺炎疫苗针对的是细菌(肺炎链球菌)所导致的肺炎,对于肺炎支原体肺炎没有预防作用。
8.生活中有什么预防措施吗?
患者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和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注意戴好口罩。保持手卫生,经常用肥皂、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洗手。家里、学校、幼儿园等场所要注意通风,当家人或周围其他人出现呼吸道症状时,尽量与儿童保持一定距离。家长可以从保持充足睡眠、营养均衡、适当锻炼等良好生活习惯入手,增加儿童的抗病能力。
责编:徐梦莲
主编:屠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