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5月13日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有这么一群人,穿着防护服,提着流调箱,奔走在大街小巷、街道社区,这是一群和病毒赛跑的人,他们的任务是对每例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追溯感染来源,找出密切接触者。他们是疾控中心的流行病学调查人员,是与疫情作战的尖刀。
为有效阻止疫情蔓延,打赢疫情防控歼灭战,市卫健委第一时间组建了20支96人的流调专业队伍,实行统一指挥、统一调度。此次流行病学调查的主力军为市及县区疾控中心业务骨干,队伍里有常年奋战在传染病防控一线的“骨干”,也有刚刚参加工作的“新鲜血液”,是名副其实的防控“硬核”。截至5月22日,累计追踪密切接触者981人,次密接者3066人。同时,中国疾控中心、北京市疾控中心、天津市疾控中心、安徽省疾控中心派出专家坐镇六安,马鞍山、宣城、阜阳等市级疾控中心选派经验丰富的流行病学专家现场指导。
流调工作是非常辛苦的。他们是一支24小时待命的工作队,哪里有疫情他们就出现在哪里。连日来,为了和病毒传播抢时间,全体流调人员一直处于高负荷工作状态,24小时不间断穿梭于各个集中隔离点、封闭的小区、病例曾经去过的每一个地方,或在办公室里忙碌着,写报告、录资料、整理报表,任务繁重,没有休息时间,累了,趴在桌子上稍作休息,饿了,一份快餐解决问题,他们从不抱怨,不喊苦累,默默地坚守岗位。
每一名流调人员,都深知流调工作在整个疫情防控中的关键作用。他们为人父、为人母、为人子女,但一旦投入工作,就变成勇敢的战士。作为流调人员之一,唐昆自5月13日疫情开始,连续工作多日得不到休息,无暇顾及家中的父母妻儿,已10多天没有回家看过出生仅15天的二宝。同病毒作战的除了唐昆,还有疾控中心20余名流调人员,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不分昼夜,全力以赴开展各项疫情防控工作。
流行病学调查也不是都一帆风顺的,有的调查对象不理解,会向队员们发脾气,流调队员往往一边调查,还要一边做心理疏导工作;因涉及生活隐私,出于种种顾虑,有的调查对象不配合,往往会刻意隐瞒某些经历或细节,给流调工作增加难度。唐昆、曹洪娟流调组就遇到过,一位与病例接触的出租车司机,前几次沟通无果,始终不配合调查,拒绝交流,但是曹洪娟始终没有放弃,施展了自己的“攻心”技巧,通过加微信方式和他取得联系,安抚紧张情绪,告知其中的利害关系,最终他放下心中隔阂,主动向流调人员诉说一切。
尽管“破案”过程中时有不顺,但为了更加准确排查出密接人员,每一位“侦探”都使出了“十八般武艺”。“你去过哪些地方,接触哪些人”流调人员不厌其倦的重复一遍又一遍的询问,只为了不疏忽调任何一条信息,不漏掉任何一个密接人员。
针对流调不配合问题,我市根据疫情形势推出创新举措,流调工作取得了较大突破。在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统一部署下,流调组至少有三名人员组成,分别是流调人员、公安干警、属地社区工作人员“三位一体”的流调模式,该联动机制建立后,提高流调工作质量,为阻止疫情蔓延赢得了宝贵时间。
每天,各流调组完成各自调查任务后,常常已近深夜。病例研判会便开始了,汇总信息,研判被调查的人群,哪些是病例密切接触者,需要进行集中隔离;哪些是普通人员,不需要进行隔离。研判结束,整理研判结果,撰写调查报告,相关信息上报疫情防控指挥部,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流调就是战场。疫情不结束,专班不撤退。他们用自己平凡之躯,为身后的百姓筑起防控疫情的第一道防线,在战“疫”一线“负重前行”。